近日,在云南河口公路口岸,一批33.9吨的鲜柿子在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的监管下,顺利出口到越南。这批鲜柿子凭海关签发的原产地证书能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2400元。
“这车柿子要出口到越南,凭原产地证书能享受关税减让,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成本。成本降低后,我们也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果园管理、优质品种培育等方面,为下一步深耕国际市场做好充分准备!”河口谦华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雷清皓说。
原产地证书是由出口国官方机构或授权组织签发的法定凭证,用于证明出口货物的原产国家或地区。企业持有该证可享受自由贸易协定项下成员国优惠税率,被誉为国际贸易中的“纸黄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生效以来,我国与东盟等国家合作不断深化,自贸协定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而原产地证书是自贸协定中关税优惠的合法证明,也是国内企业迈向海外市场的重要保障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昆明海关共为云南省出口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11.69万份、货值186.86亿元,助力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达4.67亿元。其中,河口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6.3万份,同比增长79.9%,占全省总量的53.9%;签证金额91.16亿元,同比增长44.6%,占全省总签证金额的48.8%。作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前沿窗口,河口口岸依托其高效便捷的通关水平,成为“云品”出海、深化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
为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充分享受自贸协定政策红利,河口海关成立“助企享惠”调研组,梳理重点贸易商品关税对比国别清单,建立“普惠服务+重点培训”外贸政策宣介模式,推广运用“单一窗口”RCEP最优关税查询系统,引导企业科学选用最佳关税组合政策。同时,依托“关企联络员”机制,提前掌握并预审企业产品生产、加工等信息,在规范审核的前提下,提升签发效率。
“我们还大力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企措施,实现原产地证书申领‘零跑腿’,货物随到随办、合格即签。”河口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李鹏介绍。
原产地证书签发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外贸企业运用自贸协定政策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成为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随着云南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这份“纸黄金”正助力更多“云品”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编辑:李映青 通讯员:熊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