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广播电视台承办长三角文博会云南展区 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AI绘制的裸眼3d山海经神兽、云南大象、澄江化石奇虾在屏幕上跃然而出,巨型咖啡杯倾倒出的鲜花瀑布热情流淌,游客戴着VR眼镜探索“万象秘境”“失落的澄江”……这是云南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上的创意展示,也是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云南广播电视台承办长三角文博会云南展区 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0 19: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AI绘制的裸眼3d山海经神兽、云南大象、澄江化石奇虾在屏幕上跃然而出,巨型咖啡杯倾倒出的鲜花瀑布热情流淌,游客戴着VR眼镜探索“万象秘境”“失落的澄江”……这是云南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上的创意展示,也是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图片

本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云南展区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台承办,这也是云南广播电视台第二次带队赴上海承办长三角文博会云南展区。

在媒体格局变革的背景下,云南广播电视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内容建设、融合传播、技术创新、产业经营、队伍建设等各项改革工作。承办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是云南广播电视台主动突破传统定位,深化媒体融合转型、践行“文化+科技”战略的生动实践。

图片

科技赋能:裸眼3D、VR体验奇幻云南

图片

云南展区的亮点之一是云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10条AI裸眼3D视频,内容涵盖山海经四大神兽、鲜花、亚洲象、绿孔雀、澄江化石奇虾等云南特色文化元素。在VR技术体验区,观众可以在“万象秘境”VR世界探索生物多样性,在“失落的澄江”解密水底古城,进行一场VR“恐龙大冒险”,深度体验云南古今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AIGC次元换装互动,体验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彩与时尚。这是云南展区做好“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云南广播电视台对技术赋能文化不断探索的成果展示,此前,云南广播电视台也已经成立了新技术实验中心、AIGC工作室、多样星球数字融媒工作室等,强化创新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拓展线上数字技术、AI/VR等数字媒体融合新赛道。

图片

产业融合:咖啡与鲜花的经济交响

云南展区门口,一个独特的装置引人注目——从咖啡杯中倾泻而出数米鲜花瀑布。在这视觉奇观的背后,是云南特色产业的生动写照——小粒咖啡与鲜花产业的融合呈现。

本届长三角文博会,云南广播电视台在充分把握本省产业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展现云南咖啡、鲜花产业的领先规模与地位,利用文化创意赋能产业推广,促成产业合作。除此之外,通过茶文化体验区、坚果品尝区等,云南展区也对普洱茶、坚果等特色产业进行推介,实现了从“特产”到“文化体验”的升华,打造云南新名片。

图片
图片

互动体验:盲盒墙与非遗歌舞

展区一侧,一面充满神秘色彩的盲盒墙前排起了长队。观众通过抽取盲盒,可以获得云南特色奖品,从非遗文创到普洱茶样,不一而足。这种互动设计源于对参与式、探索式文化体验的深刻理解,加深观众对云南文化的具象化记忆。

另一边,云南非遗歌舞与民族打跳表演持续将展区气氛推向高潮,吸引人流。来自云南各州市的非遗传承人与歌舞演员载歌载舞,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更体现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成果。

图片
图片

文化使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媒体力量

云南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传播者,通过“澜湄传播中心”等,整合优质传播资源,覆盖触达国内外受众,为长三角文博会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增加了一定优势。

长三角文博会不仅是展示成果的平台,更是云南广播电视台整合资源、连接产业、服务全省文化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通过此举,云南广播电视台也彰显了自身从信息传播者、内容生产者向集内容创新、技术研发、产业助推于一体的现代文化传播与服务平台的转型。同时,文化产业的繁荣与需求的升级,又为云南广播电视台等支柱单位、企业的内容创新与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形成相互促进、持续发展的价值闭环。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