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举行。中共保山市委书记杨军在发布会上指出,五年来,保山对标“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这个总纲,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两横一竖一个“干”,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以资源聚产业、延链条,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优化布局16个产业链群,推行“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效。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8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3万元,民营经济占比达66.6%。“绿电+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绿电装机突破600万千瓦,在全省率先构建起从工业硅到多晶硅、单晶硅的绿色硅光伏前端产业链。保山小粒咖啡成为云南精品咖啡的“代表作”,“双虹桥咖叔”的“火烧咖啡”登上热搜。
二、以创新激活力、添动能,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创新“园中园”模式,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69.14%,口岸进出口货值累计388.8亿元,是“十三五”的2倍。创新项目策划机制,组建市、县两级策划专班,滚动建立“两库一清单”,即策划项目储备库、前期项目储备库、年度重点推进项目清单,项目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比均超过50%。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成果持续转化。人才资源总量五年增加4.69万人、增长17.6%,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第2位,高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24.4%。
三、以生态增颜值、转价值,绿水青山绘就“宜居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黎贡山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典范,全域治理“一条河、三条江”,即东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东河水质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三大水系”保山段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4个县(市)创建为省级绿美城市,5个开发区全部创建为省级绿美园区。保山被国务院通报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地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总面积达462万亩,综合产值达80亿元。隆阳区芒宽乡依托百花岭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鸟类资源,开发鸟塘21个,开办农家客栈20多家,从事观鸟经济相关人员900多人,人均增收13000多元。
四、以“三交”为纽带、促融合,团结进步之花“更绚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等工程,扎实推进“三交”工作,即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把各族群众聚在火塘边、联在节日里、融在产业上。保山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成11个边境幸福村,腾冲入选国家首批“兴边富民中心城镇”试点,2025年全国兴边富民现场会在腾冲召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
五、以转型融业态、促升级,文旅消费激活“热经济”。全市有A级旅游景区108个、数量全省第一,拥有腾冲火山热海、和顺古镇2个5A级景区,腾冲市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7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市。实施温泉康养旅居产业发展“六个一”措施,即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引育一批专业团队、实施一批优质项目、打造一批示范标杆、带动一批周边业态、打响一个知名品牌,全力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放大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腾冲主会场等活动效应,2024年接待游客数突破5000万人次,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数突破4000万人次,其中,省外旅居人群达到11.17万人,同比增长40.7%,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保山,在山水、温泉与烟火间,感受“温泉喷涌、浴在保山”的独特魅力,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六、以幸福为导向、增福祉,全力以赴答好“民生卷”。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抓实产业、就业两个重点,大力发展直播电商、乡村旅居、庭院经济等业态。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06%,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全市各级领导认真当好“编外校长”和“编外院长”,紧盯“358”发展目标,即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大抓教育、狠抓教育、长抓教育,加快构建“保有优教”高质量教育体系,市委、市政府拿出“火腿心”地块办教育、隆阳区党政机关“搬家”为教育“腾地”传为佳话,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整体提升。保山入选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构建留守困境儿童“1+3”关爱救助保护机制。开办全省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全寄宿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学校。市、县、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多头跑、流程多、耗时长”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广大群众对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七、以治理保安全、促文明,打造边疆治理“新样板”。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三走三访”活动,即走近群众访民解忧、走近企业访企纾困、走近人才访才问计,全覆盖配备“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文明创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保山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
八、以党建强引领、固根基,夯实坚强有力“硬支撑”。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实践,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争创一流。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从严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创新市管干部“红黄白”清单管理,将问题较为突出、干部群众反映较大、履职较差的干部纳入“红”名单管理;将工作不在状态、进取心不足、履职成效不明显的干部纳入“黄”名单管理;将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作风务实正派的干部纳入“白”名单管理,深化拓展沉浸式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在纪律规矩上管得住手脚,在干事创业上放得开手脚。
回首“十四五”,保山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实绩书写答卷。面向未来,保山将立足“‘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实践地、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滇西沿边开放重要门户、‘腾冲科学家论坛’成果转化地、温泉康养旅居胜地”的定位,解放思想闯新路、改革创新破难题、奋发进取攀高峰、真抓实干开新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山新篇章!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