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溪专场举行。玉溪市政府副市长陈静指出,围绕“大病不出省、常见病在市县解决、小病在基层处理”的目标,玉溪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深化“三医”联动,缓解“看病贵”。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按病种付费和医共体打包付费改革,大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缓解群众“看病贵”。改革后,全市CT、核磁共振检查类、化验类项目收入分别下降5.1%和16.9%,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合理提升并纳入医保支付。患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5.2%和5.9%,基层出院人次增长43%。
二是推动资源下沉,破解“看病难”。组建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体化推进发展,缓解群众“看病难”。市级三甲医院牵头城市医疗集团,加大医疗资源下沉、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463项。县级人民医院牵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乡村医疗服务人、财、物统一管理,远程心电、影像诊断覆盖所有乡镇,县域内就诊率超91%。实施四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基层诊疗从传统主要靠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的“老三件”升级为智慧医保“村村通”“云医院”和智慧健康一体机的“新三样”,并部署医疗大模型AI助手提升基层能力,基层医生提能力有了“云端教授”。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解决“看好病”。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建设省级重症区域医疗中心,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大病救治能力显著提升,肿瘤类疾病市外住院率从22.3%降至15.4%,78%的县(市、区)基层就诊率超60%。
四是强化医防融合,守护“全周期”健康。构建城乡急救和慢病防治网络,实施院前急救“121”工程,全省首创实现急救车辆统一调度,村级AED和急救志愿者全覆盖,100%公立医院实现120患者“上车即入院”。推进慢性病服务体系建设,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超90%,建成智慧健康小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9.98岁。
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是民生之本,新时代新发展,玉溪市将持续加力,不断凝练公改示范经验,为全省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经验和力量!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