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是世界茶树重要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是世界茶文化重要发源地,是普洱茶原产地、滇红茶诞生地、蒸青茶发源地。这里有树龄长达3200多年的被誉为“茶王之祖母”的“锦秀茶尊”古茶树,也有被誉为“茶树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云县白莺山古茶园,还有被誉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诞生地的双江勐库冰岛古茶园。
临沧坐落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的分水线上,是澜沧江和怒江共同滋养的一方温润之地,涵盖了亚热带所有自然生态,水资源丰富。澜沧江流域的气候和土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的种植,孕育了世界上最优质的茶树,成就了世界著名的茶叶黄金产区。
在临沧,茶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已将茶的清苦与回甘,酿进生活的节奏里;将每一缕茶香融入旅途,把每一片绿叶变成风景,让人们在喧嚣尘世中重寻内心宁静和如回故乡的温暖。
从种茶人到茶生活的日常
走进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先入眼的不是茶树,而是人——那些在茶树边生活、在茶香里扎根的人。
“我并不是为了逃离什么,而是找到了让我留下的地方。”美国人吉米说。几年前他来到双江,被茶香吸引,从游客变成茶人,如今与茶农合作开发茶旅,还用Vlog向世界讲述他的东方田园生活。这份跨越国界的归属感,正是双江茶旅的缩影——生活在茶里,茶融入生活。
在勐库镇冰岛老寨的山间小路上,时常能看到来自各地的游客,早晨他们背着背篓,踩着清晨的露水跟茶农采茶,午间在老宅里跟着师傅揉茶杀青,傍晚围炉而坐,品一壶自己亲手炒制的冰岛茶。
在勐库、邦丙、景亢等村寨,游客可与茶农同采同制、围炉煮茶,体验少数民族的古法制茶,或在茶山步道间旅居。这里没有喧嚣的景区,只有山风、茶香与被重新拾起的生活节奏。
如今的双江,已是“茶生活”的代表。这里卖的不止是茶,而是转向了茶旅协同。茶园、民宿、合作社互为支点,青年返乡当导游、主播、主理人,用一杯茶讲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红茶的源头看见了时间流转
如果说双江讲的是茶生活的日常,那么凤庆的茶旅,则是一场历史的溯源之旅。
这里是滇红茶的发源地。1938年,红茶专家冯绍裘以凤庆大叶种为原料,试制出香气馥郁的滇红茶。自此,中国红茶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滇红茶制作技艺已成为承载时光的非遗瑰宝。
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的茶树王已有3200年的历史了,如今依然枝繁叶茂,被誉为活着的化石。它被保护在锦秀茶尊景区内,已成为“古树+文化+旅游”的融合样板。
沿着茶树间的栈道走了一圈,一路上会看见不少年轻人穿着汉服在打卡拍照,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上一堂茶文化课。讲解员说:“以前我们只是种茶卖茶,现在,我们讲茶、演茶、‘演’自己。”
从古茶树、文化线路到非遗展演,凤庆把喝茶变成沉浸式的时光体验。茶王节、红茶节、亲子采茶节,成了茶旅旺季的流量引擎。
“我们不仅卖茶,还卖一种文化、一种体验。”一位茶厂负责人说。
茶厂是打卡地,非遗展是直播剧场。不少茶艺爱好者、短视频创作者专程而来,把滇红带入日常,让更多人通过红茶,与临沧这片故乡深度联结。
茶园连起山水与人心
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撒马坝,万亩茶园顺着山势铺展,云雾缭绕、林茶相间,有种电影般的辽阔感。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土司放马场、抗战时期的临时机场,如今却变身为游客争相打卡的大地指纹茶园。
撒马坝的特别之处,在于让风景融入日常。采茶季时,茶农穿上民族服饰边采边讲,游客跟拍体验,还能当场喝上一壶现泡的茶。
返乡青年黄绍云辞去成都工作,回村开民宿、办茶会、做研学。他说:“要让游客来了不仅打卡,更能读懂茶的故事。”
而耿马的茶旅图景,并不止于撒马坝。
作为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得天独厚的茶园生态与多元民族文化交织,泼水节时茶香与水花齐飞,象脚鼓响起,村民载歌载舞,茶已成为节庆、礼仪与生活美学的一部分。
近年来,耿马多个乡镇将茶园变课堂,发展研学、团建、游学等活动。不少村民把老宅改成民宿茶院,开发“茶艺+住宿+非遗”复合产品,催生出茶文化解说员、导览师、茶艺体验师等新职业,让风景变乡愁,一片茶叶带活一方产业。
从产茶到“生活方式IP”的跃迁
临沧的茶旅,不止于走一圈茶山、喝一口好茶,而是一种渐次生长的新型生活体验。许多原本只用于采摘加工的茶园,如今多了栈道、观景台、研学基地。茶农也变成讲茶史、演制茶、会煮茶讲故事的生活策展人。
各地茶山也有着自己的“性格”:双江讲古树茶气韵,凤庆主打红茶记忆,耿马融入节庆与非遗,哪怕匆匆路过,也可能撞上一场茶园音乐节或林间走秀。
茶品牌也变得更有故事了。“滇红印象”的演出背后,是一代代红茶工的技艺流转;“勐库大叶种”像被重新发现的老朋友,重新走上大众茶桌。
更有意思的是,来临沧扎根的人也多了。旅居者、写作者、非遗手艺人和拍短视频的年轻人,在老屋里泡茶写字、办活动,而本地青年也纷纷返乡,角色的边界正在打破。
目前,临沧各地的茶山已蜕变为集观光、体验、康养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一片叶子,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生态与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茶,不再仅仅是农产品,它成为文化体验的核心、精致旅行的载体。当地人的生活因旅游而丰盈,远道而来的游客因茶文化而充实,这是一条双向奔赴的芬芳之路。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