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托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这一核心载体,昆明市呈贡区锚定“现代科教创新城”建设目标,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聚焦数字信息大通道核心建设任务,以算力基建为基石,从传统的行政文教中心,跃升为驱动滇中经济圈的“数字引擎”,更在“一带一路”与“东数西算”的国家战略棋局中,推动数智产业从“萌芽起步”迈向“集群突破”。当2935P的算力规模与100%的环境优良率在这里实现共生,当719亿元的GDP成绩单与辐射两亚的数字蓝图同步铺展,呈贡正用“绿色”与“数字”的双重密码,定义着西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范式。
锚定战略定位 从“行政文教中心”到“数智产业核心”的能级跃升
呈贡的数智产业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其区域战略定位与时代发展需求深度契合的必然结果。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八入滇、五出境”铁路大通道枢纽,呈贡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内陆沿边开放新高地”的使命;而“春城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的建设目标,更让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成为其发展的核心主线。2024年,呈贡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GDP首次突破700亿大关,达到719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位列昆明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1%,同样稳居全市榜首。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呈贡始终保持着“宜居宜业”的城市底色——全区绿地率40.02%、人均公园绿地18.71㎡、环境质量优良率100%,“绿色”与“数字”的协同,成为其区别于其他产业园区的独特优势。这份成绩的背后,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的“引擎作用”功不可没。作为云南省唯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产业为特色的专一园区,开发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便逐步成为呈贡数智产业的“主战场”。
从2015年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到2016年成为全省“云上云”行动计划核心区,再到如今拥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云南省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等多块“国字号”“省字号”招牌,开发区的发展轨迹,正是呈贡数智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布局”的缩影。
数据更能直观展现其能级跃升:2021年至2024年,开发区工业投资从3.22亿元飙升至17.86亿元,4年间增长近5.5倍;数字经济营业收入从12.56亿元突破至84.3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从3.8%提升至20.2%;四上企业数量从15家增至47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30家、43家。如今的开发区,已形成“一区两片一小镇”的空间格局和“一主两辅”的产业布局,成为呈贡践行“现代科教创新城”定位的核心支撑。
筑牢算力基石 从“填补空白”到“集群布局”的基建突破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水和电’,没有强大的算力支撑,数智产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王宁书记强调,要推进算力与绿电融合,大力宣传推介云南绿电优势,做强算力服务。在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这句话已成为共识。近年来,呈贡区以“建设区域性国际化算力产业聚集区”为目标,推动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算力基建从“填补空白”向“集群布局”跨越,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硬支撑”。
2024年,开发区的算力建设迎来“里程碑”时刻——昆明万溪冲智算产业园获云南省数据局批复,正式开启“以智算为重点、以通算和超算为两翼”的算力布局。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已建成机房19.3万平方米,在建和规划机房3.1万平方米,可容纳标准机架2.1万台、服务器21万台;已配置机架1.18万台、服务器2.5万台,建成算力达2935P。在电力保障这一“算力生命线”上,园区已建成6条10kV电力专线和2座110kV双回路智慧变电站,供电能力达100MW,预留容量50MW,未来还将建设110kV昆配云数变电站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确保算力“不断档、不减速”。一批重点算力项目的落地达产,更让呈贡的算力优势从“蓝图”变为“现实”。
在开发区内,8个重点算力建设项目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力”的格局:总投资22.44亿元的“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项目”,远期规划算力达8885P,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政务与北斗卫星应用算力枢纽;中国移动(云南)数据中心总投资超20亿元,已建成算力622P,在建400P,未来将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信息化汇集中心;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则填补了云南大型公共算力中心的空白,不仅加入“中国算力网”,还配备液冷、水冷和风冷三种冷却系统,可满足高功率算力需求。这些算力设施的建成,不仅服务于呈贡本地产业,更在“东数西算”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昆明浪潮云计算产业园为例,该项目可容纳2000个机柜,承载了昆明市53家市级单位523套业务系统上云服务,成为“东数西算”背景下政务数据“向西流动”的重要节点;中国联通两亚国际智算中心已建成算力1000P,未来将重点服务于南亚东南亚企业的智算需求,推动算力“出海”。
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引入华为、移动、电信、联通等世界500强,云投、浪潮、九州通、云南白药、百度等中国500强,金山云、奥飞数据、360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开发区兴建项目落地达产,这些企业的落地,既依赖于呈贡的算力优势,也进一步壮大了其数智产业生态。
布局未来赛道 从“产业集聚”到“生态构建”的转型跨越
如果说算力基建是呈贡数智产业的“硬骨架”,那么产业生态的构建则是其“软实力”的核心。当前,呈贡区正以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围绕“智算产业集聚区、模型超市核心区、数据标注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出海先行区”四大目标,推动数智产业从“企业集聚”向“生态协同”转型,抢占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赛道”。
在“模型超市核心区”建设中,呈贡的“科教优势”正转化为“产业优势”。作为昆明市的教育中心,呈贡集聚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20余万师生资源不仅为数据标注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更为大模型研发提供科研支撑。开发区正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行业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例如,依托云南的生物资源优势,开发生物医药领域大模型;结合“春城花都”特色,打造花卉产业数字化模型。同时,开发区还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云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算力支持,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上云成本,夯实算力应用的“基层基础”。
“数据标注示范区”的建设,则让呈贡的“人才红利”进一步释放。数据标注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依托10所高校的人才资源,2025年9月,开发区获省数据局批复设立昆明呈贡数据产业基地,打造数据标注示范区,积极申报云南省数字经济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吸引数据标注企业聚集。目前,开发区已孵化出花易宝、盛智易联等一批成长性良好的本土企业,其中花易宝依托数据标注技术,打造了花卉产业数字化交易平台,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这些企业的崛起,不仅填补云南数据标注产业的空白,更破解“数算分离”的难题,实现“数据在本地标注、算力在本地应用”的闭环。最具战略意义的,当属“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出海先行区”的布局。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门户,呈贡区将以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数字海关为枢纽,优化国际网络布局,构建陆缆为主、海陆联动的立体化通信网络。完善跨境通信基础设施,联动数字出海服务平台与数据交易平台,畅通 “连接 + 算力 + 数据 + 服务” 全链条,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联通枢纽,推动数字产业“走出去”。
目前,开发区已开始探索为南亚东南亚的中资、外资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算力服务等支持;在省工信厅的指导下,两亚数字出海总部基地正在加快建设,数字电竞出海基地也在谋划中——未来,呈贡将不仅是“算力枢纽”,更将成为中国数字技术、数字产品向南亚东南亚输出的“桥头堡”。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呈贡区的数智产业已不再是“单点突破”的探索,而是“系统推进”的战略布局。从719亿元GDP的经济实力,到2935P的算力规模,再到四大未来赛道的规划,呈贡正以“春城花都”的生态优势和“数字高地”的产业优势,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核心引擎”的角色,更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格局中,书写着数字经济的“呈贡答卷”。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