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第六届国际虾青素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超300位来自相关部门、国内外科研院所、商协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各行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聚焦虾青素产业政策与全球合作,致力于推动虾青素产业朝着高质量、国际化方向迈进。
开幕式过后,论坛依次开展了专题报告演讲、圆桌对话、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战略合作签约及专题研讨等丰富多元的环节。
在专题演讲环节,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刘建国教授与张立涛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黄青研究员、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高风正高级研究员、滨州医学院的高政权教授,以及国际虾青素研究院副院长、云南红青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家江,围绕虾青素功能机制、产业化关键技术、抗衰老市场应用等关键主题发表精彩报告,为产业创新与合作提供了前沿的科学依据和清晰的发展路径,深入交流了虾青素的光保护与神经保护机制、代谢调控、微藻产业国际挑战、蓝光增效技术及抗氧化应用等核心议题,充分展现出虾青素在科研与产业融合中的创新价值与巨大发展潜力。
在圆桌对话环节,虾青素(厦门)健康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鞠春含女士担任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江苏海洋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商会和荷兰Algreen B.V.公司CEO,围绕虾青素产业科研突破、国际国内市场拓展以及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度探讨,各抒己见、碰撞思维火花,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众多新思路与新方向。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由黄青、刘建国、赵家江共同为“云南(昆明)黄青生物工程学专家工作站”与“云南刘建国专家工作站”揭牌。黄青研究员在生物工程与虾青素领域成果卓越,刘建国教授在微藻技术与藻类生物技术研究中具有权威性,两大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有望带动云南虾青素产业创新力与竞争力跃上新台阶,助力云南打造世界级虾青素产业研发与制造高地。
战略签约环节同样成果丰硕,云南红青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时塔(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连万家(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全时汇(贵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天时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拓展产业合作版图。本次论坛还特邀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瑞士苏黎、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的代表亲临现场,共同探讨虾青素国际化发展。云南作为全球天然虾青素的主要产地,产量占全球近半,拥有显著的区位与资源优势,此次论坛是云南省推进“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此次论坛搭建了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平台,汇聚顶尖专家与企业资源,有效提升了云南在全球虾青素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仅深化了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经济融合与高端人才集聚,更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发展注入全新动能。作为承办单位,云南红青夫生物表示将持续搭建平台,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探索创新路径、共享发展机遇,推动虾青素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的全球合作新阶段,努力将云南虾青素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的一张亮丽名片,助力虾青素产业书写辉煌篇章。
本次论坛由国际虾青素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虾青素(厦门)健康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云南红青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云南省老龄健康产业发展协会、云南省休闲养生文化产业协会及昆明企业家协会的联合协办。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