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蹁跹映苍洱,60对新人在“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共赴幸福之约

蝴蝶蹁跹映苍洱,60对新人在“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共赴幸福之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9 19: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9日,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暨“云尚有礼·彩云之恋”云南省第二届集体婚礼,在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镇海舌公园浪漫启幕。60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人携手并肩,在苍洱风光间许下爱的誓言,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幸福之约。

清晨的海舌公园草木含情,伴随着轻快悠扬的旋律,60对新人身着精致盛装依次入场,眼底的笑意与脸颊的红晕交织,成了现场最动人的风景。活动伊始,云南15个州(市)分会场同步连线,屏幕内外的浪漫瞬间交织,让全省观众一同“云分享”这份甜蜜。现场更汇聚了约200名特殊嘉宾——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道德模范代表,以及9对相濡以沫的金婚夫妇,他们以过来人的温情,共同见证新人开启人生新篇。

“互敬互爱,风雨同舟;携手一生,共赴朝暮……”全体新人齐声宣读的结婚誓词,在苍山洱海间久久回荡。当数百只彩蝶被轻轻放飞,翅翼翩跹间载满美好祝福,掠过湖面飞向天际,现场氛围瞬间被推向高潮,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活动中,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走上舞台,以朴实真挚的故事分享婚姻保鲜的“幸福秘诀”,为新人送上“包容、理解、共成长”的暖心锦囊;新人代表也红着眼眶讲述爱情里的点滴——或许是跨越千里的奔赴,或许是平淡日子的相守,每一段故事都让在场者动容,也传递着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随后登场的民族婚俗歌舞与婚服展演,更成了一场文化盛宴:白族的绣花领褂雅致温婉,彝族的银饰盛装璀璨夺目,哈尼族的刺绣婚服灵动精巧……身着特色婚服的演员们载歌载舞,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云南多元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仿佛穿越千年婚俗时光。

近年来,大理深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内涵,持续擦亮“在大理爱上生活”“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旅居大理、品味乡愁”等IP名片。从苍山雪、洱海月的浪漫景致,到古城巷陌的烟火温情,这里不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新大理人”来此度假、康养、定居,“来大理办一场目的地婚礼”更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新生活时尚。

当天的活动里,传统“赶喜街”环节让新人们过足了瘾。在“爱在大理·七夕文化集市”上,他们亲手体验扎染、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尝乳扇沙琪玛、喜洲粑粑等特色美食,指尖的温度与舌尖的香气交织,真切触摸到大理的文化底蕴与市井温情。午后,新人们登上“风花雪月号”粉色游船游览洱海——湛蓝湖面波光粼粼,粉色船身点缀其间,苍山顶的流云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随手一拍便是一幅浪漫的苍洱画卷。

这场浪漫盛会还通过线上直播与全国观众相连,线下专业拍摄团队则用镜头定格每一个美好瞬间。截至29日18时,多家媒体的全网累计观看人次突破百万,“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大理”相关话题全网流量超3亿,“我们的节日・七夕”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成为全网热议的“浪漫焦点”。

这场活动,早已超越一场集体婚礼的意义: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七夕的浪漫内核与现代婚礼形式碰撞出别样火花;是大理文旅魅力的生动展现——让“最佳爱情表白地”的IP更具感染力;更是推动移风易俗的温暖实践,以一场场文明新风尚的聚会,为构建和谐家庭、文明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情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宣部文明实践局、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文旅部非遗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云南省民政厅、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承办。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