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18年结硕果 山地未来团队获云南自然科学一等奖

深耕18年结硕果 山地未来团队获云南自然科学一等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5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2日,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召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员带领的山地未来中心团队完成的《山地生态系统中真菌多样性时空演化及可持续利用》项目(简称“山地真菌多样性”项目),荣获2024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云南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8.6%,独特的山地高原地形孕育了丰富的真菌多样性资源。真菌不仅在山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生物演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可持续利用更是云南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开发及大健康产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山地真菌多样性”项目依托国家及地方重点科研项目,组建跨学科国际团队,历经18年潜心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联合国际同行开展大规模野生真菌种质资源调查,综合运用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方法,构建真菌多样性家谱并实现精准分类,发现并描述2000多个真菌新种,极大拓展了对山地真菌类群多样性分布及演化的科学认知,丰富了我国真菌资源战略储备。

首次将经典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定位样地与空间遥感相结合,构建山地生态系统典型植被与真菌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揭示林菌多样性格局的维持与构建机制,评估林菌资源多样性及生态功能对生态环境干扰的响应,创建林菌耦合预测模型,科学划分松茸与块菌地理分布区及人工促繁区,实现珍稀真菌资源分布动态监测,为山地真菌资源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通过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揭示菌根真菌在促进根际土壤营养代谢、消减新型污染物及应对全球变化等生态功能维持中的作用机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提供新路径。

融合民族植物学、生态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研究,系统探究大型真菌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及潜在利用价值,梳理出50种可行的真菌产业转化途径;完成全球2000余种食用真菌的整理与评价,开展云南本土珍稀食用菌(如干巴菌)的应用开发等前沿及应用基础研究。

该项目的林菌农林复合系统入选“南南合作”优秀案例,为真菌资源助力地方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建议与数据支持,推动沪滇合作、地方脱贫及云南真菌相关产业发展。项目组2018年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团队中1人晋升研究员,2人晋升副研究员并入选云南省“兴滇人才”,2人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真菌学研究博士及以上国际人才10余名,奠定了我国在真菌多样性研究及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山地真菌多样性项目”核心完成人员包括:许建初研究员、桂恒副研究员、杨雪飞研究员、Peter Mortimer研究员(南非)、Phookamsak Rungtiwa副研究员(泰国)、李俊甫博士和姜洪波博士。

许建初研究员作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杰出的民族生态学家、世界农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在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领域贡献卓著。自2004年起,他专注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研究,2016年牵头发起“山地未来(Mountain Futures)”全球倡议,致力于通过融合乡土智慧与科学创新,将山区打造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高地。其团队已描述真菌7个新目、81个新科、309个新属、2146个新种,引领全球真菌物种大发现,揭示真菌在山地生态系统中的时空动态与季节性变化规律;公布全球2189种可食用野生菌清单,建立野生食用菌安全利用科学评价体系;解析高度多样的山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真菌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协同关系,以及多元化农林复合系统中菌根真菌在促进根际营养代谢、生态系统功能性修复、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消减及应对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机制,为退化山地生态恢复、农业绿色发展和碳封存技术提供新方案。

杨雪飞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该所民族植物学与自然资源管理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民族药用植物与民族植物学研究组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生态学。她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其他项目13项,发表研究论文80篇,出版专著3部,曾获202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14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桂恒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他结合民族生态学及多组学工具,专注西南山地农林生态系统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研究,发掘不同真菌(尤其是关键土壤真菌类群)及其生物多样性在西南生态屏障构建和植物健康产业发展中的创新价值。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10余项研究项目,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及2022年度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CS nano、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atena等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