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聚首云师 共探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新路径

中外专家聚首云师 共探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新路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5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2日上午,由云南省教育厅支持、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2025年“民相亲·教育行”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精品活动——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在云南师范大学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主旨报告、国际中文教育“三新”专题研讨、博士研究生交流会及国情教育基地实地参观等形式展开,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际中文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南亚东南亚区域实现“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参会阵容涵盖国内6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0名专家学者,南亚东南亚8个国家24所高校及华文教育机构的44名专家学者,以及云南省内40所高校分管来华留学生工作的84名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亚非处处长王会昌表示,南亚东南亚已成为中文教育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主要区域之一,培养的大批中文人才为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将从四方面发力:加强体系化建设,支持区域完善中文教学体系;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深化功能化建设,促进“中文+专业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加快数智化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新生态,让中文教育助力更多区域青年成长圆梦,为周边命运共同体注入持续活力。

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利教授说,云南作为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外交的前沿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枢纽,其高校已成为培养知华友华人才、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关键智力与人文支撑。云南师范大学牵头成立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恰逢其时,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将持续支持该校相关事业发展,深度参与中外中文教育务实合作与专业学位点建设,推动构建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术交融与资源共享。

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木红春表示,云南高校积极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成效显著,为中外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作出积极贡献。此次研讨会是云南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的重要实践,有望帮助省内高校拓展国际合作“朋友圈”,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迈上新台阶。

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胡金明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在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合作中的具体实践。他表示,学校未来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发起并建好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联盟、协作创建全球教师发展学院-东南亚分院、办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开幕式上,胡金明与泰国瓦莱岚大学校长颂巴·探玛荣塔尼亚翁、老挝中老友谊中学校长许顺宏签署合作协议,与泰国兰实大学文学院院长潘心媛、泰国艺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卡尼·克约维猜交换合作协议文本;王秀成与泰国兰实大学文学院院长潘心媛、泰国佛统中学校长沙差瓦·辛哈通签署具体项目合作协议。随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联盟(中国云南)”。

会议期间,来自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的12家发起单位,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泰国兰实大学、老挝万象中老友谊学校、缅甸云华师范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中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华文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代表,将围绕区域中文教育发展、中文人才培养、智慧教育建设、教师研究、“中文+职业教育”融合、资源建设、本体研究、汉语国际传播等议题,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学术研讨,交流“三新”发展成效、创新思路与研究成果,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让中文成为区域繁荣的“通用语”,让“中文+职业技能”惠及更多行业,共谱高水平教育合作新篇章。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