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方家寨村中的梁金山故居里,梁金山的重外孙女、保山市隆阳区侨联主席董蓉蓉正讲述着曾外祖父的故事。“曾外祖父1884年出生在保山一个贫寒家庭,18岁就远赴缅甸谋生,修铁路、开火车、在码头搬货,最后成了银矿工人。23岁时,他和英国人合资开办银厂,从月盈利30多万两到后来的1200多万两,成了缅甸华侨中的巨富和华工领袖。”
董蓉蓉的讲述中,饱含着这位爱国侨领的赤子情怀。“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梁金山捐资4000两白银支援蔡廷锴抗日;1934年,又捐出5000两白银助力宋哲元抵御日军。“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身为缅甸华侨总会会长的他,更是带领华侨积极宣传抗日,不仅捐出80辆汽车和1架飞机,还坚持每月捐款支持抗战,直至胜利。
这位著名的爱国侨领,在国难当头之际,不仅捐输汽车、飞机,捐资修筑滇缅公路咽喉惠通桥,更以“为了祖国,我可以捐献一切”的赤诚,深深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曾外祖父1977年去世,享年93岁。”董蓉蓉说,跟着她沿村后蜿蜒杂草的小路走去,便是梁金山的墓地。那是一座简朴的墓,周围葬着家人,没有墓志铭,没有装饰,墓前的水泥地还是近些年修缮的,方便后人清明祭扫。
董蓉蓉说:“我要把更多华侨华人爱国爱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更多人记得他们。”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