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起,来云南河口赴一场“极边好声音”音乐之约

8月18日起,来云南河口赴一场“极边好声音”音乐之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2 09: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记者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5年国门文化“极边好声音—红河国门歌会”将于8月18日至22日在云南红河州河口县盛大举行。此次盛会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主题晚会、国门歌会、国门音乐会三大板块,旨在大力推进边境“国门文化”建设,促进边疆文化繁荣,增进民心相通。

聚焦文化兴边,多元活动精彩纷呈

本次歌会以“奋进新征程 文化兴边疆”为主题,深度挖掘边境音乐魅力与人文风情,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月18日,主题晚会将在河口北山民族广场盛大开场,届时将重磅发布“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并宣读《国门文化建设云南倡议》,拉开此次文化盛宴的序幕。8月19 日至 20日,“国门歌会”将带来一系列惠民演出,同时举办国门文化建设交流座谈会,促进各方交流。8月21日的国门音乐会则是一大亮点,将现场揭晓并颁发“最美极边好声音”“人气极边好声音”“魅力极边好声音”“优秀极边好声音”等多个奖项,为优秀的音乐人才提供展示舞台。

文化赋能,七大亮点促多元融合交流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规模与品质全面升级,致力于将国门文化打造成深化省际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关键平台,提升边境群众文化获得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睦邻友好合作。活动具有七大显著亮点:

1. 文化润边,创新赋能:依托国门文化交流中心、国门文化友谊广场、国门书社、边境文化幸福村等文化阵地,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边境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全方位宣传边境文化发展成果。

2. 联动全国,共筑桥梁:邀请来自11省(自治区)及云南省边境州市的优秀歌手齐聚红河,搭建起全国性的文化交流大平台,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3. 创新荟萃,引领风尚:提升活动主办规格,舞台融入前沿现代科技,采用“1 + N”模式打造丰富多样的场景集群。同时,征集“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发布《国门文化建设云南倡议》,鼓励原创音乐,引领音乐潮流新风尚。

4. 文化多元,精品绽放: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新疆、西藏及云南省边境州市共同登台,展演各地域文化精粹,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好声音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5. 军警民融合,团结奋进:武警云南省总队、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国家移民局常备力量第二总队、昆明海关等戍边力量代表,与云南省9个边境州(市)队伍携手同台,展现军警民融合的实践成果与深厚情谊。

6. 惠民乐民,文化典范:主舞台设在河口北山民族广场,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在街心花园及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增设两场惠民演出,激发群众文化创作热情,切实践行“文化兴边富民”理念。

7. 艺术展演,视听盛宴:特邀德宏勐巴娜西组合、昆明四海艺术团及国家级非遗彝族海菜腔传承人李怀秀、李怀福等知名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倾情演出,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

红河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鹏表示,将以此次歌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全方位展示国门文化形象,深化国门文化建设。联动全国及云南省边境州市,积极推动沿边地区文化繁荣与旅游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稳边、固边、兴边和睦邻、安邻、富邻的重要作用。

多方汇聚,共促边境文化繁荣发展

本次活动实现全国各省区联动,规模空前,亮点频出。节目联动,铸魂聚心:特邀11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部门携各地文艺精品汇聚红河。从内蒙古的《骏马奔驰保边疆》,到新疆的《燕子》,再到云南怒江的《普米心向北京城》,众多精彩节目共同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凝聚民族向心力; 项目联动,赋能示范:面向全国边境省份广泛征集并评审出首批34个“国门文化建设创新项目”。例如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打造‘书香国门’文旅融合新地标”、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国色添香”、云南省富宁县壮族坡芽歌书国门文化新品牌等创新案例,为全国沿边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示范; 机制联动,固本强基:歌会期间,将举办高层次国门文化交流座谈会,邀请兄弟省(自治区)文旅部门、驻边单位、参演团队及专家共同参与,深入探讨跨省合作、政策协同与资源互通,为边境文化发展筑牢根基。

此次歌会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红河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文旅业态创新与推广专业委员会、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省图书馆、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河口县委、河口县人民政府具体承办,整合了国家级与地方优势资源。活动将全方位展现云南4060公里边境线的文化风采,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预计吸引国内外逾万名观众参与,有望成为展示边疆文化繁荣、推动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