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了,这些云南大地上的热血故事,该被更多人看见

80年了,这些云南大地上的热血故事,该被更多人看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7 13: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5日,一场特殊的纪念活动在昆明温情启幕。“怒江雄鹰背后的英雄——郭佩珊同志抗战功勋与云南人民抗战贡献纪念活动”在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昆明市五华区金鼎科技园18号平台B座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中心)举行。活动旨在深切缅怀航空英雄郭佩珊的抗战功勋,铭记云南各族人民在抗战中的集体牺牲与卓越贡献,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活动由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主办,云南省社科联学会部指导,10家省级学术团体联合协办。云南大学晏钢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怒江雄鹰背后的英雄:怀念郭佩珊同志与云南各族人民抗战贡献》的精彩演讲。他从抗战历史背景说起,讲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中华民族所面临的重重严峻考验。

晏钢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郭佩珊同志的英雄事迹。郭佩珊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写满传奇的一生。1912年,他生于河北定县。1930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洋大学学生会总干事,牵头组织学生运动;后在天津参与“社联”(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工作,因局势动荡疏散至冀东地区,与党组织暂时失去联系。

1935年,郭佩珊插班进入武汉大学机械系,积极投身一二·九运动,成为武汉大学救国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36年,他加入武汉大学进步组织“九一八公社”和青年救国团;1937年9月,他重新入党,任武汉大学党支部组织委员,后兼任中共湖北省委农委组织委员。1938年,遵照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董必武的指示,他考入国民党空军机械学校高级机械班;1939年12月赴云南工作,担任云南省工委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1941年进入昆明空军第十飞机修理厂。在这里,他凭借专业技术助力盟军修复、改进飞机性能,赢得盟军高度认可。

在云南的10年地下工作生涯中,他于险恶环境中展现出共产党员的无畏胆略:长期在友军及敌营坚守党的工作,灵活运用政策策略开展统一战线与群众工作;抗战胜利后,他设法破坏敌机、阻止其参与内战;云南解放前夕,又组织起义空军歼敌,以特殊行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晏钢教授介绍说,作为董必武直接领导的革命者,郭佩珊在抗战期间担任飞虎队第十修理厂总工程师,还是世界上首位研制出集束炸弹的专家。滇西保卫战前夕,面对飞虎队急需修复的B-25D重型轰炸机,他发现设计缺陷后连夜绘制英文改进草图,以大胆创新之举仅用一周便完成改装。这架改装后的轰炸机在怒江保卫战中重创日军,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

晏钢教授在讲座中也分享了云南各族人民在抗战中的集体奉献,那些镌刻在历史里的付出令人动容。1937年,4万余名来自汉、彝、白、苗、傣、回、纳西等民族的同胞组成六十军,毅然踏上抗战征程。在台儿庄大战中,他们浴血厮杀、奋勇抗敌,4万将士减员损失达18844人,用热血与牺牲彰显了“滇军精锐、冠于全国”的赫赫威名。

不仅如此,为抢修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云南人民动员起20多万民工。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老人、妇女、孩童都加入其中,用双手和血肉之躯在崇山峻岭间筑起了这条国际通道。从1938年8月到1942年5月,经由这条公路运往中国的物资达49万多吨,运进汽车1万余辆,为抗战胜利筑牢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郭佩珊同志的女儿郭晓昆到现场参加活动,这位曾担任歼7、歼8自动驾驶仪主管设计员的高级工程师,走上讲台分享了“郭佩珊同志生平事迹及其家族革命史”。郭晓昆介绍说,父亲不仅凭借卓越的航空创新能力在抗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其家族更有着代代相传的革命基因。她特别讲述了小姑郭永一的英烈事迹:郭永一(1920年-1940年,原名郭儒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肃宁县一区妇救会主任。1940年9月,她在开展民主宪政运动时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最终被残忍杀害,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郭晓昆女士的讲述满含深情,让现场听众真切触摸到这个革命家庭的爱国热忱与不屈风骨。感人至深的事迹直击人心,不少人眼眶湿润,深受触动。

现场观众说,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而是要带着英雄的精神砥砺前行。相信这份爱国情怀将化为不竭动力,推动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稳步前行。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