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伞口岸:一株茶叶连两地 边贸共赢富两边

云南南伞口岸:一株茶叶连两地 边贸共赢富两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6: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1日,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口岸,一辆辆满载缅甸茶叶的货车经边民互市125货场入境,经海关查验合格后,随即运往当地茶叶厂加工。这是今年以来南伞口岸第126批通过落地加工模式进口的缅甸茶叶。

所谓茶叶落地加工,是指在边民互市贸易区域内设立加工厂,引导边民以互助合作形式与加工企业建立购销关系,将互市进口的缅甸茶叶作为原料供应给加工厂。这种模式既稳定了销售渠道,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茶产业已成为临沧边民重要收入来源。随着边境贸易发展,缅甸茶叶凭借独特风味,进一步丰富了需求旺盛的国内消费市场。支持其通过“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进口,不仅拓宽了优质茶源渠道,更有效带动当地边民增收。

“以往在互市采购的茶叶需自行寻找销路,容易囤积变质。现在通关后可直接卖给加工厂,销路稳了,收入也多了。”镇康县康恒边民互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世康说。

推动“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稳健发展,是兴边富民的重要举措。昆明海关所属南伞海关组建农食产品入境保障专班,提前宣讲监管政策,指导边民通过“互联网+边民互市”办理业务;优化监管流程,运用5G智能单兵等信息化设备提升查验效率,同时推广“委托申报”“免到场查验”“直通运输”等便利化措施,确保茶叶“即到即查、合格即放”。

据南伞海关数据,今年上半年,该关累计监管“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进口缅甸茶叶1464.5吨,同比增长904.2%,带动40余个就业岗位,切实助力边民增收。

“我们将持续探索构建‘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的监管体系,推动南伞口岸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一株茶叶富两边’的兴边富民新路径。”南伞海关关长李志东表示。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李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