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贝大剧院内星光熠熠——海贝中英文学校中学部500余名学子仅用七天时间排练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猫》震撼上演。青春活力与经典魅力在此碰撞,点燃了整个校园的艺术热情。
(海贝中英文学校总校长黄海燕致辞)
海贝中英文学校总校长黄海燕在致辞时表示,戏剧在学校教育中并非单纯的“兴趣活动”,而是一种“全人教育的载体”——它以艺术为纽带,串联起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与校园生态建设,成为传统课堂的重要补充与教育创新的突破口。
七天里,同学们全身心投入,从台词的反复打磨到舞步的不断磨合,从角色的细致揣摩到团队的默契配合,用专注与热爱完成了一场对经典的青春致敬。
此次演出的台前幕后,处处可见师生协作的身影。编剧、导演、演员、编舞、美工、录音、化妆、灯光、剧务等岗位各司其职,500余人共同织就了这场艺术盛宴。一部英语戏剧的成功呈现,离不开环环相扣的紧密配合——“你的台词记错了,会让对手接不上;我的道具没准备好,会让整场戏中断”,这样的实践体验,让“集体责任感”不再是课堂上的抽象口号,而成为深植于心的行动自觉,更具感染力与教育穿透力。
据介绍,此次英语戏剧节以“还原经典”为核心目标。全体教师倾注心血,经多轮深入研究与讨论,在尊重原作精髓的基础上精准把控细节,全程指导学生还原经典风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序完成背词与排练,“在故事中体验他人人生”的独特经历,悄然成为滋养他们成长的“隐形养分”。
(海贝中英文学校中学部第八届英文戏剧节排练)
演出当天,学生们身着精致戏服,用清澈嗓音演绎经典曲目《Memory》,以灵动舞姿诠释不同“猫”的鲜明个性,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张力,精彩表现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作为音乐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猫》已被译为20多种语言,在全球30多个国家上演。它以奇幻形式传递“每个生命都有被看见的价值,每个‘格格不入’都值得被接纳”的深刻理念,其中《Memory》一曲更是跨越文化与语言,引发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
(海贝中英文学校中学部第八届英文戏剧节学生展演)
黄海燕表示,戏剧是中学生映照自我的镜子,更是连接个体与世界的桥梁。其对成长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既关乎表达、协作等能力的培养,更触及心灵与人格的深层塑造。处于自我意识觉醒关键期的中学生,常面临表达困境,而戏剧恰好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试错场”: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学生需用语言、肢体、眼神传递复杂情绪,这个过程倒逼他们直面内心胆怯,表达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提升。
此次《猫》的成功上演,不仅是海贝中英文学校第八届英文戏剧节的高光时刻,更彰显了英文戏剧教育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价值。作为全人教育的鲜活载体,它为学生搭建了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拥抱世界的成长平台,亦是该校戏剧教学成果的又一次生动展现。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