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学生2025年“感知中国”活动圆满落幕 多国学子沉浸式体验普洱魅力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学生2025年“感知中国”活动圆满落幕 多国学子沉浸式体验普洱魅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0 2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组织18名来自乌克兰、老挝、尼泊尔等九国的留学生及两名带队教师赴普洱开展“同心纹·普洱韵,民族共生的千重锦”主题文化体验活动。两天时间里,学子们走进民族团结誓词碑、漫崖咖啡庄园、那柯里茶马驿站等多地,沉浸式感受普洱的民族共生智慧与绿色发展实践。

此次活动围绕“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绿色经济、城市文化”核心主题,助力深化文明互鉴与人文交流。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学子们聆听1951年各族代表“会盟立誓”的历史。来自缅甸的博士研究生罗采尼感慨:“各民族像石榴籽般相拥,让我看到中国民族治理的独特智慧。”

漫崖咖啡庄园里,从种植园到加工车间的全流程研学,让来自越南的博士研究生郭仲廉对“咖啡+文旅”模式兴趣浓厚,“这为发展中国家乡村振兴提供了好范例”。那柯里茶马驿站的青石板路与马帮遗物,成为理解“茶马古道”历史渊源的生动教材,来自肯尼亚的李星龙听完风雨桥的故事之后感叹:“茶马古道不仅运货,更传递着互助精神。”

太阳河森林公园的自然探索中,桫椤小径、小熊猫、长臂猿让学子们兴奋不已。来自尼泊尔的梁山说:“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太美妙了。”

普洱市博物馆的傣锦、彝族漆器等文物,展现“美美与共”的文化图景。来自泰国的硕士研究生王玉菲在《普洱民族团结图》前驻足:“多元文化不是彼此割裂,而是像油画的色彩一样交融共生。”

普洱茶博物馆里,从汉代青铜茶碾到现代有机茶标,1800余年茶史铺展眼前,来自乌克兰学生阿尔特姆拍下各族马帮协作的壁画:“以前只知道茶叶贸易,没想到茶叶贸易背后有这么多民族合力。”

“感知中国”活动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发起,通过社会实践、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向来华国际学生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此次普洱之行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