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喜讯传来!
丽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我市迎来了发展历程中
又一个崭新的高光时刻
丽江,是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的胜地,丽江古城的千年韵味、玉龙雪山的圣洁巍峨、泸沽湖的静谧澄澈……每一处景致都让无数人为之倾心。而今获此殊荣,更展现出丽江开放包容与和谐宜居交织、传统底蕴与时代活力共融的文明光彩。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永不停步的幸福接力,自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汇聚起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共同建设“心向往之”的和美丽江。从城市的繁华中心到乡村的静谧角落,从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到游人如织的景区景点,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城市蝶变悄然发生。
漫步街头,道路干净平整,斑马线前车辆主动礼让行人,步履匆匆的市民自觉遵守交规,秩序井然;走进社区,邻里相携,互助共享的和谐氛围暖人心扉;深入美丽乡村,一面面色彩斑斓的文化墙绘跃然眼前,以生动笔触勾勒乡土文明,传递崇德向善的精神内核;踏入景区景点,文明旅游蔚然成风,处处彰显着文明与自然共生的动人图景……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从象山俯瞰丽江城区。(唐新荣 摄)
创建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有利于提升丽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有利于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增进百姓福祉,让广大市民拥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
2015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定力、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持续推动市民文明素养与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丽江获得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标志着这座积淀深远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激励着全体市民向着更高的文明目标奋勇前行。2021年,丽江获得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得以继续参与全国文明城市荣誉角逐。
丽江古城。(马登科 摄)
多年来,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城市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容市貌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更具广度、治理更有精度与温度;民生事业加快发展,文化服务日益丰盈,文旅融合亮点频出、旅游品质稳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与精神风貌持续提升。
通过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网络不断织密优化,城镇燃气管网、污水管网的新建与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同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一批崭新的卫生公厕、便民洗手池在大街小巷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变化让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市民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拍照“打卡”。(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 摄)
截至目前,丽江完成了272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城市绿地36.5公顷,建成14个“口袋公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9年保持100%。现在,乡(镇)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5.67%。忠义市场、寨后市场、金甲市场等经过标准化改造,告别了昔日的“脏乱差”,市民购物体验满意度大幅提升。
凭借扎实的创建工作,丽江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多项荣誉。
……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见证了丽江的蝶变。但它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更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我市积极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加强遗产保护与利用,彰显独特的城市人文魅力,多措并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成为维系市民情感、凝聚城市力量的重要纽带。
张桂梅老师与参加党性教育活动的党员亲切交流。(丽江融媒记者 钱磊 摄)
近年来,我市将学习“四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持续深入用好红色教育资源,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校园、进基层,组织开展“举旗帜·树精神”基层理论宣讲。同时,紧紧围绕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大IP;持续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的推选宣传,讲好榜样故事、传递精神力量;精心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学普及、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策划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
通过以文润城、以文化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学习先进事迹的浓厚氛围。从社区街巷到校园机关,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越来越多市民在文明实践中向上向善。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我经常带孩子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孩子也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这就是参与的意义。创文带来的变化大家都看得见,道路更干净了,社区活动也多了,我们生活得更舒心,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共享。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城市才能越来越美,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市民和女士如是说。
环卫工人在黑龙潭公园水面上打捞垃圾。(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自丽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作为重要目标,举全市之力高位推动,集全民之智广泛动员,从机关干部到基层群众,从企业商家到社区工作者,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勠力同心、携手同行。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社区里总能听到文明宣讲的声音,商户们主动参与诚信经营示范创建,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传递文明理念。这场全民参与的创建行动,让丽江焕发新颜,让市民的笑容更加灿烂。
在丽江,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供图)
在丽江各大景区景点,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会为游客热情地指引方向,介绍历史文化与景点特色;看到游客在古建筑上随意刻划,志愿者会立即上前劝阻,宣传文明旅游的重要性;也会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为游客答疑解惑。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会协助交警维持秩序,引导行人、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有效减少了不文明交通行为。在背街小巷,志愿者们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劝导商户规范经营。
志愿服务队伍中,有朝气蓬勃的学生,有热心公益的退休老人,还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他们汇聚在一起,以点滴行动践行着文明理念。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956个,实名注册志愿者达22.5万人,累计发布志愿项目10704项。七一社区、新义社区、文智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坚持28年义剪的罗丽红在为老人理发。(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丽江还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不断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持续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6个、云南省文明村镇38个,有力助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城市赋能的同时,也让乡村旧貌换新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7家、云南省文明单位111家,成为行业的“文明样板”,助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共创美好的行业新风吹遍丽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家庭3户、云南省文明家庭10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展示了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3所,云南省文明校园11所,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从景区到街巷,从家庭到校园,丽江以“人人都是文明使者,处处皆是文明风景”的姿态,让文明理念浸润人心、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文明之花遍地开放,聚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画卷正在丽江徐徐展开。( 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现在人居环境太美了,人人爱干净,处处显和谐。”
“邻居见面主动问好,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氛围越来越浓。”
“社区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大家都抢着参加。”
“村里变得越来越好,是打心底里支持文明城市创建。”
……
市民们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也汇聚成对这项利民惠民工程的声声点赞。
普济村旧貌换新颜。(图源:“文明丽江”微信公众号)
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一直以来,丽江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在这场关乎民生福祉的攻坚行动中,丽江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市民幸福指数的持续提高。市容市貌的蝶变提升着城市“颜值”,崇德向善的新风塑造着市民“气质”,宜居宜业的环境滋养着民生“温度”,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经过治理,以前“脏乱差”的普济村,变成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美丽乡村;过去停车难、路面破损、线缆杂乱的城市管理“死角”金甲路旧貌换新颜,处处呈现井然有序的景象;设施陈旧、环境卫生差的寨后生态农贸市场,升级为规范热闹的“烟火地标”……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丽江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与乡村治理,将曾经的“痛点”转化为民生“亮点”,这些可触可感的变化,正化作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浸润着市民生活,温暖着游客心田。
干净整洁的中济海公园一角。(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 摄)
“我来过丽江很多次,每次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变化。现在街道宽敞又整洁,路标指示清晰明了;景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细节做得很到位,新增的休息区有遮阳棚,卫生间干净无异味,商品也都明码标价。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让大家都想多待几天,绝对值得推荐给身边朋友!”来自重庆的游客刘女士分享道。
创文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通过创文工作的开展,丽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街道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公园绿地随处可见,市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社区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场所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丽江还将文明创建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让游客在感受丽江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文明城市的独特魅力。如今的丽江,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幸福生活触手可及。不仅是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更是市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游客在玉龙雪山景区有序游览。(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 摄)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持之以恒的坚守,更是125万丽江儿女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的文明结晶。在这场凝聚全城力量的文明接力中,每一个丽江人都是文明答卷的书写者。这场创文攻坚战,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丽江正努力成为一座可以观极美之景、遇有趣之人、成美好之事的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荣耀加冕,步履铿锵。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也是对丽江文明建设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催人奋进的鞭策。站在新的起点,丽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调研丽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行动,持续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让文明之花在丽江常开长盛,让文明硕果盈满金沙江畔。
采写:丽江融媒记者 李 琳
美编:杨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