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云南普洱澜沧县景迈山世界文化遗产地传来喜讯。近日,当地森林消防员在日常巡山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苏铁蕨群落,数量超千株,这也是景迈山申遗成功后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珍稀蕨类植物群。
走进位于芒景古寨附近的发现地,一株株苏铁蕨生机勃勃,姿态独特。这些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苏铁蕨,根茎粗壮如立柱,最高可达1.5米。其叶片基部密布鳞片,远远望去,仿佛是身披铠甲的远古战士,充满了神秘的气息。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景迈山驻队分队分队长黄新金介绍,此次发现的苏铁蕨群落是景迈山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种群,涵盖了从破土而出的幼苗到1.5米高成株的完整生长阶段,极具科研与生态价值。
据悉,苏铁蕨是起源于2.7亿年前泥盆纪时代的孑遗物种,通常生长在海拔200米 - 1800米的向阳坡地。普洱澜沧县林草局保护股负责人郭建明表示,此次大规模苏铁蕨群落的发现,充分印证了景迈山生态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当地通过常态化巡护等一系列举措,已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未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苏铁蕨群落的监测与保护,全力守护这些珍贵的"绿色古董",让它们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郭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