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读书声:麻栗坡的书香家国课

边境线上的读书声:麻栗坡的书香家国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4 09: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中越边境的麻栗坡县用琅琅书声勾勒家国情怀。从界碑到口岸,从书屋到火塘,党政军警民以“国旗下诵读理论”“书屋讲国防故事”“火塘夜话治理”等形式,让书香浸润272公里边境线。

 

在天保口岸,党政军警民党员干部将“守土固边”嘱托与“对外开放”使命融入界碑描红行动。民警杨俊渊说:“每一次丈量界碑,都是对国家安全的承诺。”众人凝望国旗,以诵读传递理论认同,以行动践行“拼口岸经济、筑开放节点”的担当。

国门书屋内,党政干部与边民围坐分享国防故事、解读边境政策。书屋陈列21类书籍,既是边民的“知识驿站”、游客的纳凉处,更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窗口。天保镇党委副书记雷艳丽介绍:“在这里,边民学技术、少年读诗词,警民共话‘富边美边’,书香连通了国门内外。”

铁厂乡董渡村农家书屋内,驻村干部与群众共商草果产业。“植被覆盖率高,林下种植是‘金山银山’”——粘满草果香的笔记里,记录着“绿色发展”规划与“产业增收”期盼,将“靠边吃边”的智慧落于笔端。

抵边村月亮坝联防所,巡逻队员在《巡边日记》中工整摘抄“习语金句”,以“每周联合巡逻+政策宣讲”带动群众参与强边固防。界碑间的脚印与书页间的批注,共同书写“管边治边”的边疆答卷。

石笋村火塘边,草根宣讲员张全友以民法典案例“烹”书香,在春茶氤氲中讲透“家和国安”“边安民富”的道理。火光映着笔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嘱托,随着跳动的火苗,暖进边民心里。

从界碑到火塘,从理论到实践,麻栗坡边境线的读书声,是“守边有我”的誓言,是“口岸担当”的回响,更是“富边固边”的共鸣——这书香与界碑同框的边疆图景,正以“文化润边”之笔,书写新时代兴边富民的生动篇章。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麻栗坡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