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声传北京】全国人大代表杨莲英:乡村医疗的守卫者

【民族心声传北京】全国人大代表杨莲英:乡村医疗的守卫者

来源:云南人大 2025-03-04 20: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

春光如画映山红,民族心声传北京。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云南网《民族心声传北京》音频融媒专栏再度启程,邀您跟随我们,一起聆听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心声、祝福与展望,共赴春日里的盛会。

点击收听音频

“医”疗连着民心,药箱载着民声。她总是在晨露沾衣时出发,等到披星戴月时才返程,山路上的孤影与药箱里的笔记本,默默记录着岁月沉淀的坚守。

“因为我来自农村我是最基层的,我离村里人很近,而且我也懂政策,所以我就想把医疗行业中好的政策都带给大家,也把我听到的大家的心声反馈出去,尽到自己的诚心,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全国人大代表、乡村医生——杨莲英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层峦叠嶂间,乡村医生杨莲英背着药箱跋涉了17年。从晨曦微露到星月当空,她的足迹遍布河南村的每一道山脊、每一户人家。这个仅有一名村医的村庄里,542户近2000名村民的健康,全系于她的双肩。杨莲英的故事,不仅是一曲医者仁心的赞歌,更折射出中国基层医疗工作者的艰难与坚守。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村医除了要治病,更要帮助村民们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理念。面对老龄化加剧、慢性病高发的现状,杨莲英深知“防胜于治”的道理。杨莲英提到在进行随访时,偶尔会遇有人说“杨医生,检查有什么用?药吃了血压也没降!”村民的质疑让杨莲英无奈,却更坚定了她的信念——基层医疗不仅要开药方,更要开“心方”,帮助村民们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理念。从抵触到接受,从怀疑到信任,她用十余年的坚持,让健康理念如种子般在深山生根。

杨莲英于2018年和2023年分别被选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此她便多了一份倾听与反馈百姓心声的责任。杨莲英说:“有的村民暂时不愿意缴纳新农合,可能还是我们宣传得不到位。他们不是固执,而是需要有人把政策讲明白。”虽然村医务室的基本药物品种增多了,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的需求,所以她一直关注村卫生室药品种类和医保覆盖的相关问题。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山路再远,也得有人走。日常工作再繁琐,再有困难,也得做下去。”中国基层医疗的进步离不开万千“杨莲英”的坚守,他们用药箱背起生命的重量,以脚步织就健康的防线。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如何让乡村健康的守护者留得住、干得好,不仅关乎个体命运,更决定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底色。杨莲英的身影仍在群山间穿梭,而她的故事,正呼唤着全社会对基层医疗更深的关注与行动。

来源:云南网

作者:周鑫 杨吉娟 王琳 实习生:田汶冉 白舒瑜

录制:周鑫

制图:段孝钊

编辑:张丽君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