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 非遗彝绣秀北京

云南楚雄: 非遗彝绣秀北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0-16 09: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活动在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名录钟鼓楼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原生态非遗服饰、采用彝族刺绣传统技法制作的新中式系列服饰、“福来云往”系列服装先后呈现,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活动当天还开展了民族歌舞表演、河南洛阳汉服展示,以及楚雄彝绣互动体验展等活动。

楚雄彝族服饰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被誉为“穿在身上民族史书”。2014年,楚雄彝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雄州把彝绣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推动楚雄彝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楚雄彝绣先后登上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把楚雄彝绣深度融入“石榴红”“幸福花开”工程,深挖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楚雄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2023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增加值2.75亿元,5.7万名绣娘人均年增收2万到4万元,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今年上半年,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产值5.5亿元,走出了一条彝绣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靓的彝绣锦程。

活动当天,新华·楚雄彝绣时装周指数发布仪式、民族歌舞表演、楚雄彝绣互动体验展等活动相继举行。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