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板桥剑凝霜:徐剑论集》 新书分享暨著名作家徐剑创作座谈会在昆明举行

《人迹板桥剑凝霜:徐剑论集》 新书分享暨著名作家徐剑创作座谈会在昆明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0 1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人迹板桥剑凝霜:徐剑论集》新书分享暨著名作家徐剑创作座谈会在昆明市举行,五十余位文学、艺术、出版、传媒及企业界名家名流到场祝贺,纵论著名作家徐剑庞大的文学创作体系。

《人迹板桥剑凝霜:徐剑论集》(以下简称《徐剑论集》),系首部系统研究当代报告文学及非虚构类创作领域标志性人物之一徐剑的学术著作,40万字,由著名阅读推广人、文化活动家、奔来书院执行院长温星编著,由万卷出版公司精装出版。

徐剑,生于1958年,昆明大板桥人,火箭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原主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曾被授予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殊荣达30多次。本书,不仅是对徐剑军旅生涯与文学生涯的阶段性小结,亦是对当下全国报告文学及非虚构类创作的一次系统梳理与细部审视,具有着独特的重大价值。

图:徐剑发言

图:丹增先生致辞

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表示,小说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诗歌是灵魂的爆发,而报告文学需要更多的采访、调查和人生体验,因此,是所有文学体裁中写作难度最大的。徐剑的《大国重器》《东方哈达》等报告文学令他非常感动,《经幡》等散文作品对西藏的诠释与书写,更是深入到了精神层面,让人读之充满敬意。

图:钟开天先生致辞

著名艺术家钟开天说,艺术创作与文学创作有许多共通之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都要塑造人。徐剑在写人方面做得非常好,不假大空,都落到了具体的事情和情节上,触及到了人物灵魂深处,揭示了多面的人性的本质。

云南文联副主席、云南作协主席范稳表示,徐剑是家乡云南人民的骄傲,其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格局宏大,叙事壮观,许多都堪称报告文学的典范,值得编入教科书,与同行与学生分享。

云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骞认为徐剑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紧贴时代,与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二是全景性,无论是写青藏铁路还是火箭军,他都能全方位地呈现,气势恢宏;三是崇高性,他的作品传递了新时代的正能量。

云南作协驻会副主席胡性能说:徐剑的作品宏大又细腻,情感丰沛,文字感性又灵动。徐剑写的不是那种纯粹的报告文学,他更习惯用散文的感性文字来完成他对这个时代的敏锐的发现。他来到这个世界是带着使命的,这个使命就是为我们这个时代立传。

图:《徐剑论集》编著者温星担任本次活动主持

“徐剑在为我们这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立传。”最后,主持人温星如是小结: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在为我这部《徐剑论集》作序时断言,徐剑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家,不仅因为其创作本身的历史高度与文学高度,还因为其数十年来所持续深耕的报告文学这个文学形式在当代日益凸显的重要性与独特价值。

本次活动由奔来书院、万卷出版公司主办,活动得到了留筠馆、云南众济律师事务所、倮倮茶业、云南金融作家协会及正和岛云南企业家群体大力支持,活动现场,100册《徐剑论集》由徐剑、温星联袂签名,销售一空。

“在徐剑会长从军和文学创作双双到了50周年的今年,我推出了这部《徐剑论集》。系统研究他这个报告文学领军人物的作品,更大的意义和价值,我认为还在于试图借此为当代整个报告文学及非虚构类创作领域构建一套理论体系。当然,这是一次远不完备的尝试,还有很多不足,正如中国作协邱华栋副主席在为本书写荐语时说,如此研究很好很重要,但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后还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温星说。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