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紧接着,在5月10日召开的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现场会议上,又专门对《办法》进行了解读。
《办法》明确,重点“飞地园区”是指磨憨—磨丁合作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新机制的核心,就是把这两个重点“飞地园区”统筹确立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承载区,举全市之力优先推动“飞地园区”高水平建设,合力打造支撑昆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推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
向更高水平迈进
近年来,昆明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以改革创新举措大力推动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完善,先后印发了《关于昆明市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意见》《昆明市存量产业项目跨区域流转管理服务办法(试行)》《昆明市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逐步构建“1+2”跨区域协作机制,通过优化经济资源空间配置,推动各县(市)区打破现有行政区域限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为推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5月8日,《办法》正式印发,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性,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在重点“飞地园区”优先落地、高效聚集,合力打造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加快构建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协作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在解读《办法》时表示,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发挥沪滇协作的政策红利,抢抓东部沿海地区和其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机遇,吸引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高效转移至昆明、磨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规模化集聚,加速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旨在鼓励和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对外开放,共同参与重点“飞地园区”项目招引和产业承接进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1+2”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加速构建“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协调并进”的工作格局。
坚持
激励导向、协作导向、结果导向
新机制坚持激励导向,调动各方积极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增量项目以及本辖区企业需对外加大投资、拓展市场的存量项目均鼓励向2个重点“飞地园区”进行跨区域流转。为提升各方参与积极性和协作主动性,对主要经济指标,创新提出全额双核算;对招商引资指标,全额纳入协作地核算。同时,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在各类考核中给予加分激励。
坚持协作导向,注重过程公平性。跨区域协作项目逐一明确报备、审查、认定、核算等关键环节的协作流程,以及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确保精准服务企业,共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也保障了协作过程公平公开,实现项目共建、利益共享。
坚持结果导向,强化考核严肃性。为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激发协作主动性,在《办法》强调正向激励加分基础上,配套出台的《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考核细则(试行)》更加注重压实主体责任,差异化下达目标任务,并结合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每季度定期开展,务求跨区域协作取得新成效。
协同打造支撑区域协调
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办法》重点围绕利益分享、数据核算和考核评估3方面进一步创新了跨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旨在促进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对照产业定位和区域比较优势,主动跨区域招引和转移项目(企业)到重点“飞地园区”,合力打造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
利益分享机制方面,提出税收收入参考分享比例和年限,合作双方也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自行协商确定分享期限和分享比例。分享比例适度向承载地倾斜,是考虑前期承载地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项目落地后还需承担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及要素资源保障等工作。
数据核算机制方面,明确了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产值、限额以上商贸业销售(营业)额、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数据在协作地和承载地之间进行全额双核算,项目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等招商引资数据则纳入协作地进行核算。双核算数据仅作考核用途,各地统计数据仍严格按照“在地统计”原则进行数据归集和对外发布。
考核评估机制方面,包括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每季度将各地招商引资推介或跨区域协作转移至重点“飞地园区”的项目(企业)数量,纳入大竞赛“实力春城”赛道考核。综合考虑各地发展水平差异,分级分类设置考核目标。其中,主城五区及高新区、安宁市,年度目标为2个;滇中新区直管区、滇池度假区、阳宗海风景区、东川区、晋宁区、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禄劝县、寻甸县,年度目标为1个。
下一步,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将围绕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新机制的建立,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参与到重点“飞地园区”的建设进程中,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定向招引项目,统筹调配各项资源要素,促进项目高效落地、集群有序建立,共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核心承载区、跨区域理论机制创新发展的重要示范区、对外开发开放的先进引领区。全市各级各部门将结合各自职能职责持续推动机制落地实施和优化完善,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打造支撑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昆明发布 撰文:贾献培 王姗 任翊翔制图:张鑫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