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博士后人才成长迎来加速度

始于1990年的云南省博士后工作,多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制度薄弱到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紧紧围绕引进、使用、培养、服务、留用等方面持续改革创新,博士后人才成长迎来加速度,博士后制度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博士后群体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云南:博士后人才成长迎来加速度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15 19: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始于1990年的云南省博士后工作,多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制度薄弱到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紧紧围绕引进、使用、培养、服务、留用等方面持续改革创新,博士后人才成长迎来加速度,博士后制度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博士后群体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出台政策措施 制度不断完善

自博士后工作开展以来,云南持续加强博士后相关工作的服务保障力度,博士后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2014年至2018年,先后出台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博士后资金的投入力度。2023年,在整合提炼原有一系列博士后政策措施,实施招收、培养、留用全链条资助,并在激励、服务和政治引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为博士后创新创业提供良好工作环境,持续提升博士后创造力和贡献率。

截至2023年11月,云南共资助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150个,资助金额2400万元;定向培养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784人,资助金额11368万元;资助科研项目283个,资助金额862万元;奖励优秀科研成果76个,奖励金额132万元。投入资金共计14762万元。

推动平台建设 吸引日渐增强

期间,云南持续强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站;对暂时不完全具备国家级博士后站设站条件的,在符合国家博士后管理基本规定的前提下,设立省级博士后站;鼓励符合设站条件的国家和省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结合工作需要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充分发挥博士后站在云南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中的平台作用,实现博士后站梯队培育,并为推荐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站培养了后备力量。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172个,基本覆盖全省高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部分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绿色能源、设备制造、烟草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博士后制度不断完善,制度活力、人才活力不断激发,博士后制度吸引培养了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青年人才,博士后招收培养规模逐年扩大,云南博士后年度进站人数由2012年的83人增长到2023年目前的210人,增长1.53倍。期间,云南发挥我省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吸引外籍博士来云南做博士后研究。

聚焦产学研用 推动创新创业

坚持培养使用相结合,是博士后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期间,云南实施的“彩云博士后计划”对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招收符合重点产业需求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招收、培养、留用全链条资助,最高资助45万元;对基础研究、产业领域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重点创新研究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资助。深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围绕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企业和博士后科研攻关、项目转化对接平台,进一步促进博士后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紧密融合,征集发布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搭建博士后科研平台与企业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博士后事业和产业发展开辟新赛道、提供新动力。

同时,采取企业出题、博士后破题的方式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博士后人才和科技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对接,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完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建立以科研产出成果为核心标准的博士后工作评估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博士后人才制度体系正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博士后创新创业发展。(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