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四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突出

云南四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突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5-16 15: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闻发布会现场(太昕阳 摄)

5月16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曲靖市、昆明市、昭通市、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重点工作思路。

昆明市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和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昆明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昆明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246天,良好11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100%,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2.65。2022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级天数比2021年增加37天。2022年,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昆明市纳入国、省考的72个地表水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从2021年的69.4%提升为76.4%;劣V类水体比例从2021年的4.2%下降为2.8%。滇池全湖水质保持为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为Ⅲ类。全市2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除柴河水库因蓄水不足未供水未监测外,其余20个水源地年均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土壤污染防控得到加强和提升。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军表示,下一步,昆明市将进一步抓好滇池、阳宗海等重点流域治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互利共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持续推进昆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昭通市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境内393条大小河流保持“一汪清水出昭通”,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高站位严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实现新突破。2022年,昭通市抓好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新突破,昭通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2022年实现有监测数据以来首次达到100%;PM2.5浓度下降到23微克/立方米。19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同时,昭通市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92个、修复面积589.63公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86个,治理石漠化面积118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8.73平方公里。下一步,昭通市将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做好“产、城、人”三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细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让乌蒙大地天蓝地绿水清。

曲靖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曲靖市超额完成环境约束性指标,预计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742吨、 5519吨,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比2021年提升1.1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值为22微克/立方米,比2021年下降4.3个百分点。同时,曲靖市打好长江流域(曲靖段)保护修复攻坚战、珠江流域(曲靖段)保护治理攻坚战、重度污染水体脱劣攻坚战,39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92.3%,比2021年提高7.7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为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曲靖市还开展土壤相关污染源线索排查,完成曲靖市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稳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历史遗留土壤污染环境风险得到有力管控,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下一步,曲靖市将坚持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衔接,接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行动;主动作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玉溪市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打出一套刚柔并济的组合拳,以强执法为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围绕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实战促练兵,练战结合、磨砺精兵,突出实训、实战、实效,精准、深入排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风险隐患,既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又积极惠企纾困,彰显了生态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温度。 2022年,玉溪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345人次,检查企业4249家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5件,办理配套办法案件12件,完成了164户重点污染企业、563台套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安装、验收和联网运行,自动监测数据补全率达到99.97%,即时有效传输率为94.18%。下一步,玉溪生态环境部门将持续发扬生态环保铁军精神,着力提升综合执法效能,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不断适应新时代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机遇和挑战,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生态环保执法力量。(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