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地覆盖了地球陆地的四分之一,分布着60%的物种,拥有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球近十亿人生活在山区,山地为地球上一半的人口提供水、食物、清洁能源和其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云南是个“山地大省”,云南这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依赖于其丰富的生物资源与高原特色生物产业。
近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召开与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筹备之际,来自非洲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的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伊丽莎白·姆雷玛(Elizabeth Maruma Mrema)女士在百忙之中发布贺词。
贺词中,她深有感触地说:“我的职业生涯见证了山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我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山区伙伴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一起在昆明发起全球‘山地未来计划’而自豪”。在去年全程参加的昆明COP15第一阶段,伊丽莎白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山区脱贫致富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为生态扶贫的中国模式而自豪。
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山地伙伴计划、世界农用林业中心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等联合发起了“山地未来”全球倡议,并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设立山地未来研究中心。中心已于2016年3月和2018年6月先后举办两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围绕山地特色农业、精准扶贫、山地生态监测与产业发展等主题,为探索地球山地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据了解,山地未来着重关注COP15《昆明宣言》中的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第6条),生态健康和生态恢复(第10条),原住民、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攸关方的充分和有效参与(第15条),公共教育、经济转型和生活行为改变(第16条)。为此,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将围绕蒙特利尔COP15第二阶段边会的“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未来山地”设立四个主题,即科学探索、生态恢复、乡土智慧、未来生活,开启通向未来山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视频 山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