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记者从“官渡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专题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官渡区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抓住“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积极作为、扎实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深入人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十年来,官渡区坚持守正创新、深化宣传宣讲。期间,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载体,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建官渡区百姓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滇剧、小品、小戏等“接地气”的形式,结合“网络直播”等传播方式,在全区形成“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文艺骨干+基层群众”的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的大格局。同时,官渡区还在全省率先建成“红色之声”网红理论直播基地,全省首家推出“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并与省委党校、云南日报合作共建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社会主义论坛调研基地,夯实理论学习基础。截至目前,引领1124个基层党组织专题学习近4000次,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实践活动634次,近2万人次参加。
十年来,官渡区立德铸魂培育新人,主流价值向上向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蔚然成风。期间,官渡区助力昆明市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奋战在创文一线的30个先进集体、60名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建设维护,新建“昆明好人”主题公园,做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中华传统文化、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阵地建设,建成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省首家成立具有独立机构编制的文明实践工作推进办公室,形成云南首家“两中心一平台”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同时,官渡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官渡区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累计注册志愿者32.6万余人,组建志愿服务队776支,组织动员18.6万余人开展以“七传播七践行”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十年来,官渡区文化建设出新出彩,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文化品牌活动提档升级,持续打造“古韵官渡”文化品牌,高品质举办金马文化艺术节、金茶花(云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慕尼黑啤酒节—昆明之旅”、第39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等主题活动,促进文化交流融汇,增强官渡文化对外影响力。期间,先后承办全国非遗联展6次,建成滇剧花灯、滇派内画等10个传习馆,成功申报乌铜走银等50多项代表性项目,官渡古镇非遗传承基地、牛街庄滇戏博物馆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首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期间,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设立2000万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十年来,官渡区把握导向聚民心、展示形象谱新篇,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期间,官渡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策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专题报道,全方位展示官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紧盯昆明城市新中心建设、自贸实验区主战场、产业发展“十大赛道”等全区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结合“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举办“自由贸易试验区若干政策措施发布解读专题”新闻发布会。推出“看见官渡”系列精品主题宣传,打造美丽官渡“风景线”。全市首家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出“官渡融媒”APP。据不完全统计,官渡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三年多来,累计在中央、省、市传统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刊发播出各类新闻和新媒体产品约2万余条。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官渡区宣传思想工作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