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十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让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云南“标签”

【云南这十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让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云南“标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14 14: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2日,记者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场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紧紧围绕“努力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年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主战场”,坚决当好“主攻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全省人民一道,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全力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取得历史性突破。

十年来,云南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六大水系保护修复等为重点的8个标志性战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持续保持领先,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超过98%,今年上半年达到99.4%。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滇池、星云湖摘掉“劣V类帽子”;六大水系水质持续改善,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与2011年相比,全省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提升34.2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体比例下降27.8个百分点。

十年来,云南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力度空前。省委、省政府坚决扛牢扛实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政治责任,以破局姿态、根治气魄、雷霆手段抓拆违、强整改、促治理。拆除或迁出建(构)筑物面积110.69万平方米,环湖路临湖一侧减少建设用地17250亩、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恢复生态湖滨带14公里,一、二、三级保护区内新增绿地面积约192万平方米,滇池沿岸过度开发、无序开发、贴线开发现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扭转,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了铁规矩、新标杆,整改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

十年来,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功举办。期间,克服了疫情防控等诸多困难,145个国家,10位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20位各国部长级官员、60余个国家驻华使节,超过5000名代表线下、线上参会。会议收获了昆明宣言、东道国举措、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重大成果,大会圆满、精彩和成功。

十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措施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第一轮中央督察和“回头看”反馈云南的11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中央督察反馈的5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4个,其他问题整改按时序推进;督察曝光的5个典型案例,完成整改2个,其余3个问题正按时序推进。3069件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办结2896件,阶段性办结32件,办结率95.4%。

十年来,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逐步牢固。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先后发布了丽江宣言、腾冲纲领、版纳约定,在全国较早实施省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率先制定地方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率先发布生物物种名录。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1.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

十年来,云南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云南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2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州(市)和省级生态文明县(市、区)22个。创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5个,为弘扬生态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云南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监督体制机制创新,系统集成改革举措,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走深走实。着力破解环评审批条块分割、周期较长等难题,走活环评审批一盘棋;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现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一张图;厘清压实问题整改责任,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一张表;健全生态环境高效治理机制,织密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一张网。

十年来,云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措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增加到39个。累计完成146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十三五”期间争取到生态转移支付资金227.98亿元,年均递增20.3%。强化“一张蓝图管控”,编制完成“三线一单”。

十年来,围绕努力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度之广,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云南的“标配”,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成为云南的“标识”,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云南的“标签”。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也探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