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丽乡村行▪临沧站】全能交警才艺串烧、本土网红积极助力,交通安全宣传很有趣!

【云南美丽乡村行▪临沧站】全能交警才艺串烧、本土网红积极助力,交通安全宣传很有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30 1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风吹日晒总是在路上

一双白手套,空中慢慢挥舞

心中都有共同的信念

每一次出行 安全抵达终点”

由云县大队交警改编的《光辉岁月-交警版》,伴随着学生们挥舞的双手,拉开了云南美丽乡村行▪临沧站的序幕。

11月22日至23日,云南省“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队抵达临沧站,走进滇红发源地——中国滇红第一村安石村,和地如其名的幸福镇,为边境同胞送上了别具一格的交通安全巡回宣讲。

“中国滇红第一村”盲驾游戏引嗨全场

11月22日下午,交通安全巡回宣传队来到临沧市凤庆县安石村,交通安全宣传伴随着茶香缓缓开始。

安石村是古时南茶马古道——顺宁道的必经之地,又是滇红的发源地,老云保公路和凤习二级公路从村内蜿蜒通过,云保高速公路自东向西穿村而过,凤庆通用机场在安石村和勐佑镇中和村交界建设。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要道,来往车流量大,但安石村地形崎岖,山路蜿蜒,出行存在诸多隐患。

为进一步增强村民的交通安全出行意识,除了讲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夏天驾驶注意事项、醉驾酒驾等内容外,宣传队员特别设置了“盲驾”游戏,并邀请实习期司机和驾龄超20年的“老司机”进行现场体验,通过佩戴眼罩,模拟分心驾驶,让驾驶员更真切地体验分心驾驶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惊呼。

活动现场,临沧市交通安全志愿者,自媒体工作者“青松哥”惊喜现身,用地道临沧方言,为到场的学生及家长表演了反串小品《阿奶谈交通》,接地气的方言搭配浮夸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哄堂大笑。“他长得太像老奶奶了”、“他说得很有道理,我会好好记住,转告家人开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二年级的学生李媛媛对青松哥的表演记忆深刻。

不仅如此,交警小分队还为到场观众表演了《我们的时光》、《不忘初心》、《交通安全说唱》等曲目,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到农户家里。

交警“放大招”小朋友们浸入体验引思考

“我在开车,相当刺激,还发生了交通事故!”正在读初二的唐健激动地向同学分享自己在VR眼镜里看到的场景;另一边,初一班的李石勇正在平板电脑上和大货车较量,“你要飞出去啦,快减速!”围观的同学连忙提醒他。11月23日下午,交通安全巡回宣传队走进云县,给幸福中学的师生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交通安全课。

宣讲围绕“知危险,会避险,被看见,才安全”展开,宣传队员紧贴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从行走安全、乘车安全、安全汽车、驾车安全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现场问答的形式,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为了呼吁大家骑行时佩戴安全头盔,宣传人员用西瓜模拟人的头部,演示了佩戴头盔和未佩戴头盔的区别,生动诠释了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家长代表王先生主动上台为大家演示了头盔的正确佩戴方法,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今天放学后我就让妈妈给我买一个头盔。”正在读初一的李慕瑶说,搭乘摩托车是她出行的主要方式,“看了警察叔叔的展示,我深刻意识到了头盔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自己佩戴头盔,还要转告家人也佩戴头盔。”

“良药苦口利于病,交通规则利于行。安全大事数第一,时时刻刻要小心。”青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牵动着千万家长和老师的心,宣传队员将继续带着满满“干货”,以小手拉大手,警手牵小手的形式,让更多的孩子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将交通安全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孩子们心中。(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