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谷县:擦亮“景谷大白茶”金字招牌

“十三五”期间,景谷大白茶产业稳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增长方式和发展观念的快速转变,为云南省景谷县农业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截至2020年,全县景谷大白茶园面积15万亩,是2015年的两倍。全县累计景谷大白茶产量35356吨,累计(农业)产值266588万元,2020年产量产值分别比2015年增长42.57%、154.40%。

云南景谷县:擦亮“景谷大白茶”金字招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0-20 15: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十三五”期间,景谷大白茶产业稳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增长方式和发展观念的快速转变,为云南省景谷县农业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截至2020年,全县景谷大白茶园面积15万亩,是2015年的两倍。全县累计景谷大白茶产量35356吨,累计(农业)产值266588万元,2020年产量产值分别比2015年增长42.57%、154.40%。

云南南部是茶树生态最适宜区,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低纬高原气候优势,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何青元认为景谷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价值,具有不可复制性和稀缺性,景谷大白茶品种资源优势突出,茶品质独特,色泽银白,芽叶满披绒毛,成茶肥硕厚实,白毫显露,越陈越香,耐久储存,此外,景谷县境内有很多古茶树,有悠久的种茶、制茶、茶叶贸易历史。“景谷大白茶”

正值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云南茶马司茶叶有限公司出品的“景谷大白茶”团茶,金毫显露,条索肥硕 李映青 摄 )

景谷县是闻名遐迩的木兰化石发现之地,距今3540万年宽叶兰化石目前世界仅在景谷县发现。19世纪初就有种植景谷大白茶,至今还保留有一株树龄200年的景谷大白茶始祖。1981年,“白龙须贡茶”在云南省名茶鉴评会上被评为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并作为国家级54种名茶之一载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

(景谷县境内有很多大白茶古茶树 张亚 摄)

据介绍,近年来,景谷县生态茶园建设管理逐步完善。采取标准茶园、高优茶园、茶园生态留养与生态茶园整合的方式巩固生态茶园建设成果。不断加强宣传及技术培训,引导企业和农户加强覆荫树种植管护力度,茶园覆荫树成活率达90%以上。此外,有机茶园基地转换有效发展。“十三五”期间,大白茶有机茶园(含转换期)2万亩,有机茶园转换、加工认证企业12家。李记谷庄、白龙、谷印、上根茶舍获得云南省(市)著名商标。景谷县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20年被评为“中国茶叶百强县”、“2020年度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

中共景谷县委书记杨建忠介绍说,为了使景谷大白茶产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和茶农、茶企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撑,景谷县成为云南省有机大白茶产业示范区,景谷大白茶地方标准正在起草中,证明商标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等工作顺利推进,下一步将推进“景谷大白茶+文旅”、“大白茶+工业”、“大白茶+互联网”等工作,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