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上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即将开幕之际,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举办了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会,介绍了中科院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介绍了中科院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
据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介绍,中科院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性建设。中科院拥有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相关的机构多达40余家,包括在境外建设的研究中心,如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等。中科院19个研究所的生物标本保藏和科普展示馆馆藏标本达1870余万份,占我国标本收藏量的一半。中科院于 2003 年开始牵头建设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已数字化来自329个标本馆或博物馆的1635万份标本。中科院的植物园(含与地方政府共建)15个,总面积为68319.7公顷,占全国植物园总面积的67%。此外,中科院2012年联合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推动成立中国植物园间的协调机制,积极促进了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护和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设。
在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的研究方面,从20世纪50—60年代起,中科院先后组织850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了40多次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正在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即将启动的第三次新疆自然资源科学考察等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和变化提供翔实的资料。通过一代代科研人员艰辛编撰,一系列志书,如《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中国真菌志》、《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大全》、《中国化石植物志》等,以及中国植被图、中国植被志相继问世,我国基本实现了在国家水平摸清主要生物类群和植被类型的目标。自2008年起,《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每年发布年度名录,2021年的版本名录,包括11.5万个生物物种。我国幅员广大、环境多样、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发表的新物种超过2400种,占全球新发表物种总数的10%以上,其中高等植物312种、脊椎动物100种、昆虫类1322种、真菌类669种。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自2004年起,建设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目前共建成24个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和50多个面积1-5公顷的辅助样地。样地总面积达到580公顷,标记的木本植物1827种245万株,代表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地带性森林类型。2013年,在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CForBio)基础上,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个方面的10个专项网和1个综合监测管理中心,其中兽类网在全国已经布设红外相机超过5000台,拍摄到红外图像500多万张,涉及兽类110多种,鸟类370多种;鸟类网用卫星追踪器标记140多种4000多只迁徙鸟类,40多亿条数据,据此建立了目前东亚-澳大利西亚(East Asia-Australasia)鸟类迁徙路线上鸟类监测最全的数据库。我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研究,对61个物种实现了人工繁殖基础上的迁地保护、9个物种开展近地保护示范、20个物种开展回归试验示范。
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收集和保藏方面,由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支持的《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汇集了中国科学院40个研究所73家生物资源库馆的735万份生物资源数据,包括生物标本、植物资源、生物遗传资源、实验动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资源,形成了完整的数据系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17,468种、25.8万份生物种质资源,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6.3%;动物组织材料2200种、微生物种质材料2280种,使我国的特有种、珍稀濒危种及具有重要经济、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之一。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展现场)
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方面,近年来中科院科学家发表了多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包括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2000-2010年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生态补偿)等。
在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中科院建有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数据中心7个,包括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三个院级数据中心,即植物科学数据中心、海洋科学数据和地球大数据中心。此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数据平台,植物主题数据库、动物主题数据库等整合了海量生物和生态数据可供分享。搭建了全球微生物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汇聚了来自51个国家141家合作伙伴的52万株微生物实物资源数据,制定了国际微生物领域的第一个ISO级别的微生物数据标准,形成了全球互联互通的微生物数据信息化合作网络。
中国科学院主导或联合发起的“万犬国际基因组计划”、“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等为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此外,中科院科学家对于大尺度生物多样性格局、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濒危与保护机制、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等重大科学问题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张亚平说,以上研究对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对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具有重要意义。
为迎接COP15的召开,中科院还围绕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开展了战略研究,并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和专刊与专题。如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新认知”专题、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挑战与对策”专题。此外,还策划了《中国科学院院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专题、《生物多样性》期刊“生物多样性公约 COP15”专辑和《人与生物圈》期刊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专辑。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介绍了与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共同组织的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新认知”专题。该专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撰写综述及评论文章,共同解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深入探讨发展与保护协调之路、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未来重点。生态文明思想和相关实践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制度框架和实践经验,为激发全球对话、探索以尊重不同国情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专题论文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美国科学院院士Peter H. Raven、波斯顿大学教授Richard B. Primack、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席科学家Thomas M. Brooks认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投入,使中国正在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实践的全球引领者”。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吕永龙介绍了与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教授James M. Bullock合作组织的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挑战与对策”专题。全球变化环境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重大挑战,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之间存在不断的冲突和权衡关系,亟待在全球、区域或国家尺度下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战略。他概述了主要的六大挑战与对策,包括多种环境压力驱动生物多样性减少、日益增加的臭氧等大气污染物影响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系统发育多样性、食物系统变革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扩大全球自然保护地范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中和。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扶荔宫展出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该展览介绍了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网络平台、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在生物多样性编目、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本次发布会由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主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承办。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