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七原产地和道地药材产区文山

近日,COP15世界的世外桃源•云南生物多样性全媒体主题采访行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走进三七原产地和道地药材产区文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13 10: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COP15世界的世外桃源•云南生物多样性全媒体主题采访行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北回归线贯穿全州,这里海拔相对高、纬度相对低、降雨相对多,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造就了文山州生物多样性特征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共有天然药物近3000种,农特作物1727个,形成了以三七为重点的许多在文山乃至云南独具特色的优势生物资源。目前,全州8县(市)共有7个县(市)分别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八角之乡”“八宝米之乡”“辣椒之乡”“草果之乡”“阳荷之乡”。

其中,作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中国特有种,三七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由于三七对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现仅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海拔为1000—2000米的我国西南部的很小一部份地区即文山州,文山州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7县1市均出产道地文山三七。这里是世界公认的三七原产地和道地药材产区,并被国家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三七之乡”。

文山三七,又名山漆、金不换。别名参三七、血参、血见愁、田七、滇漆、开化三七、滇三七、旱三七、盘龙七等。文山三七与分布于中国东北的人参、原产于美洲的西洋参并称为“世界三大参”。

作为三七的古老分布区,为了加大对三七种质资源的保护,文山州依托苗乡三七公司建设了三七种植资源平台和三七新品种繁育平台,开展三七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及新品种扩繁工作。目前,共收集到11000份三七种质材料。2021年,新建种质资源圃基地面积28.8亩。(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