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刚:“地雷村”脚下的所长

张海刚:“地雷村”脚下的所长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8-03 2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地雷村”脚下的所长张海刚(李朝颖 摄)

“地雷村”脚下的所长张海刚(李朝颖 摄)

“地雷村”脚下的所长张海刚(李朝颖 摄)

“地雷村”脚下的所长张海刚(李朝颖 摄)

“张所,来了啊!大家快过来坐!”山间的雾慢慢散去,八里河村的村支书熟稔地招呼着天保所所长张海刚和同他一起前来的民辅警。

“来嘞!”张海刚操着一口麻栗坡地道方言对着八里河村的村长说道。

说起八里河村,就不免让人想起九十年代西南边境战争中的八里河东山之战,正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位于天保村委会的八里河村一度被外界称为“地雷村”。而今年,是张海刚在这个“地雷村”山脚当所长的第四年。

戍守边疆十几年,张海刚身上已经褪去了“外地人”的气息,在这里成家、立业,如今的他已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麻栗坡人,操着一口浓厚的麻栗坡口音。

八里河村少数民族人口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边境村寨。78个人,87条腿曾经是八里河这个“地雷村”的真实写照,这里的老百姓深受战时遗留爆炸物的侵害,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到天保边境派出所任职后的张海刚了解情况后,每次接到群众请求排爆的报警都身先士卒,并针对辖区特有的战时遗留爆炸物情况,制定宣传思路,下沉警力,开展辖区缉枪治爆大走访、大排查,对各种枪爆物品的类型、危险程度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提高辖区群众的防爆意识。在他看来,民警多宣传一次,也许危险就少发生一次,村民的生活就更幸福一些。

一位八里河村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子周围以前是战场遗址,有时候一场大雨就冲出来一些遗留爆炸物,以前对这些知识不了解,村里经常会有人被炸伤,这些年派出所每个月都会定期不定期到村里走访宣传,不厌其烦的和老百姓说枪爆的危害性,让我们发现这些物品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甚至在我们村里建了抵边警务室,一直有民警驻守在这里,有什么紧急情况,不要十分钟他们就赶到了,这里已经好几年没有发生炮弹伤人的事件了。

“不能让枪爆民爆打响炸响!”这是自2017年张海刚担任天保边境派出所所长以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于天保的特殊历史原因,天保边境派出所一直致力于缉枪治爆工作,2018年被云南省评为缉枪治爆先进集体。

孤儿小洛(化名)是八里河村的村民,2017年,得知有公益组织有意向定向资助一名边境地区的孤儿读书时,张海刚高兴坏了,他一边积极与爱心组织联系,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整理、比对辖区儿童的资料,希望能尽全力为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一遍遍翻阅派出所现有资料,一个个村子走访了解情况,张海刚发现,除已经掌握的小洛之外,还有一对姐妹也符合要求,这可难坏了张所长,他一边积极联系公益组织,一边不厌其烦的在各个部门之间收集材料、开证明,希望在多部门的努力下,能多争取两个名额。

在张海刚的极力争取下,最终还多争取到了两个名额,说起那段四处奔走给三个孩子争取名额的事情,张海刚总会笑着说:“我得给他们跑,给他们协调哩,如今这年代,不读书哪能行呢,所以要多为他们争取这样的机会,也要鼓励他们好好读!最好读到研究生、博士!人家可是答应过我,他们读到哪资助到哪呢!”

自2017年担任天保边境派出所所长以来,张海刚一直致力于助力边疆教育。2018年,先后携手中国“hello”儿童基金、上海梦浪基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辖区3所学校募集价值25万元的学习用品累计800套,助学金2万余元。携手上海“梦浪基金”为辖区群众捐赠衣物超过五千余件,价值30余万元。目前,辖区三所学校都引进了免费午餐项目,为老寨小学引资10万元打造了校园图书屋。(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