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弥勒:多举措加快构建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聚焦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弥勒:多举措加快构建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26 17: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璀璨东风韵 (普佳勇 摄 )

秋雨书院(供图)

可邑小镇寨门(供图)

太平湖森林小镇(李昱廷 摄)

近年来,云南弥勒紧紧围绕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滇中绿色发展强市。伴随着全市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核心吸引物不断丰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弥勒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由2016年的607万人次、37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1205万人次、142亿元,实现旅游接待人数翻一番,旅游收入翻两番。

“十三五”期间,弥勒旅游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4个特色小镇极大地完善弥勒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全市共有景区景点8个,其中4A级景区5个(湖泉生态园、可邑小镇、东风韵、太平湖森林小镇、锦屏山风景区),3A级景区1个(红河水乡),2A级景区1个(白龙洞);建成智慧景区5个(东风韵、太平湖、红河水乡、可邑小镇、湖泉生态园);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湖泉·水乡旅游度假区);旅游名镇7个(弥阳镇、西三镇、东风农场管理局,东风韵小镇、太平湖森林小镇、红河水乡、可邑小镇);旅游名村1个(可邑村)。建成游客服务中心8个(湖泉生态园游客中心、可邑小镇游客中心、锦屏山游客中心、东风韵游客中心、太平湖游客中心、红河水乡游客接待中心、高铁站游客接待中心、市级游客接待中心)。

2020年,弥勒文旅部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落实“六稳”“六保”措施,坚持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并提升旅游要素品质,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紧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契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期间,紧扣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强化游客体验等重要环节,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区域联盟,深化旅游营销宣传,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服务,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力以赴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并扩宽渠道,扩展市场营销新方向,健全联动机制,强化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建设智慧旅游,提升服务品质。(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