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走进云南红河 为红河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把脉

6月10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云南红河召开。8日至9日,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红河州弥勒市、元阳县、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成效。

专家学者走进云南红河 为红河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把脉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6-11 21: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0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云南红河召开。8日至9日,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红河州弥勒市、元阳县、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成效。

元阳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哀牢山脉南段。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元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脱贫、全面小康”作为示范县建设重要目标,统筹谋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乡镇部门联动协调、全社会共创共建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元阳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元阳县共创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中国传统村落村寨7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2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3个、示范家庭200户,示范岗位460个。2020年8月,元阳县被省民宗委命名为第一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8日,专家学者走进元阳县阿者科村、坝达梯田以及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实地调研元阳县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据了解,始建于1855年的阿者科村隶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内,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的五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村内传统民居以蘑菇房为主。这里有以农耕礼俗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活动;以祭水、祭田和祭神林为代表的传统祭祀活动;以木刻分水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制度;以摩匹、咪咕为代表的活态文化传承人;以乡土建筑工艺、服饰制作和刺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近年来,应元阳县政府邀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专门为阿者科村单独编制《阿者科计划》。以“一个模式,两方参与,三个目标”为导向,阿者科村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华丽蝶变,为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提供了典型经验,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双推进”,走出一条符合元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新路子。阿者科村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月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6月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荐名单。

未来,元阳县将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主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不断增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了全县上下一盘棋,各族群众一条心的良好创建氛围,不断开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力争早日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屏边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创建型”向“示范型”转变

近年来,屏边县精准实施民族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施脱贫示范工程,以及一系列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特色产业示范工程和民族文化示范工程,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创建型”向“示范型”转变。2018年以来,全县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8 个,州级示范单位 49 个,示范家庭 200 户;打造了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 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3 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点 7个。

9日,专家学者走进屏边县滴水苗城、玉屏镇汇水寨、屏边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据了解,屏边县滴水苗城涵盖“一心八寨”、“一河五景”,景致突出“山、水、林、苗、城”特色,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特色鲜明,是“美丽苗乡·森林屏边”的缩影,片区内居住着苗、彝、壮、瑶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幸福家园。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中,结合屏边特点,屏边县把滴水苗城作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全县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示范窗口来打造。如今,“云南唯一、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滴水苗城已成为屏边的一张重要名片。

作为滴水苗城“一心八寨”的其中一寨,近年来,汇水寨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确定党建与民族团结创建“双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屏边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采取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将民族语言、文字、乐器、歌曲、舞蹈、刺绣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带进学校课堂,开展讲民族团结故事、读民族团结文献、听民族历史专题讲座,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氛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表示,看到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感红河大力实施“一把手”工程、普惠工程、凝心聚力工程,统筹推进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团结创建、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等各项工作,推进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了丰硕成果,探索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边疆民族自治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创新发展之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经验。

“实地调研后,我发现在特色旅游村镇建设过程中,地方党支部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我认为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针对少数民族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当好先锋模范和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普驰达岭说。(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