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丧子之痛的动物妈妈 始终在努力生活

经历丧子之痛的动物妈妈 始终在努力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10 07: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经历丧子之痛的动物妈妈 始终在努力生活(刘倩 摄)

经历丧子之痛的动物妈妈 始终在努力生活(刘倩 摄)

经历丧子之痛的动物妈妈 始终在努力生活(刘倩 摄)

经历丧子之痛的动物妈妈 始终在努力生活(刘倩 摄)

经历丧子之痛的动物妈妈 始终在努力生活(刘倩 摄)

5月9日是母亲节,铺天盖地的祝福语覆盖了网络平台。在普洱国家公园,动物妈妈们也经历着怀孕、生子、育儿的伟大而平凡的一生。而因为意外或自然淘汰,一些母亲曾经历丧子之痛。

看到猕猴妈妈“花花”的时候,她怀里紧紧的抱着上个月13日出生的孩子“秃秃”。说起它们的名字,动物观察员李超群介绍, “花花”是因为她的脸部分是红色;“秃秃”刚生下来尾部和额头毛发较少,“发际线”靠后。“花花”比其他的猴妈妈更警觉,一刻也不放下怀里的孩子,有其他猕猴靠近,她会发出恐吓声。

据了解,两年前,“花花”怀孕,五个多月后的一天,她怀里抱着两只脐带都未掉落的小猴回来。因精力有限,其中一只被拖在地上,经过兽医全力救治后,一只小猴还是夭折了。存活的另一只猴宝宝也没能得到“花花”的养育,一直由观察员杨泽南精心照料到1岁才能到森林中活动。现在,“花花”生下还未满月的“秃秃”,比养育之前的任何一个孩子都谨慎。

普洱国家公园动物管理部负责人缪志选介绍,景区的猴群是野生或救助的。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自然繁殖的猴宝宝有50多只,怀孕期一般为6个月,极少会出现像“花花”一样生双胞胎或三胞胎的情况,不然会因为猴妈妈无法兼顾而夭折。猕猴的母性很强,不能太靠近她的孩子,她们在森林中自由活动,所以一般都是在野外生产,景区不会做太多的人为干涉。

鹿妈妈“小菲”同样经历过失子,2016年7月,她顺利生子,半个多月后的一天,她带着儿子在林间玩耍,小马鹿跳跃时突然前脚跪地翻了个跟头,就再也没有站起来。鹿妈妈亲眼看着儿子死亡,性情变得暴躁,也不合群,经过普洱国家公园动物观察员的努力,“小菲”融入鹿群并生下女儿“秋霞”。但鹿妈妈一直没有走出失子阴影,拒绝喂养女儿,观察员化身奶爸喂奶粉,才让秋霞活了下来。

动物观察员查思营介绍,再过两个月,“秋霞”就两岁了,鹿妈妈“小菲”生活一切正常,会跟小伙伴玩耍,吃得也多,比以前还强壮了。但可能忘不了儿子,一直没有发情迹象,与异性也会保持距离。

据悉,普洱国家公园每年有上百只动物新生儿出生,有少部分自然淘汰,动物妈妈一段时间后一般会回归正常,但也有无法愈合伤痛,不再生育的现象。(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