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正式出版发行。至此,历时2年的《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报告》完成。
《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是全国自发现滇金丝猴以来首次开展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全境同步动态监测成果,填补了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的科学基础材料空缺,记录了滇金丝猴种群全面和系统监测评估的全过程。
《绿皮书》整合了保护专业人员、社区居民、村干部、科学家、民间机构多方的视角,对保护历史、保护成就和现状做出综合陈述,对保护与发展的新挑战,提出保护策略以及具体措施的建议。同时,以云南的旗舰物种滇金丝猴为例,展示云南四十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艰辛与成就,向世界展示云南独特优势和价值,也为即将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全球盛会增添一抹亮色、一份担当。
据悉,此次监测采取政府部门牵头、邀请民间环保机构和科研院校参与、组织各个具有滇金丝猴分布的保护区实施。2016年,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联合科研院校提出对滇金丝猴全面调查的提案,2017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北京市企业环保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的启动资金。云南省林业厅批准并制定项目名称为:“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
该项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为滇金丝猴研究和保护的历史、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种群大小和种口数量、分布面积、生存环境、遗传基因库和社区生计等,建立了全面的基线数据库,为保护生态、跨领域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滇金丝猴是生活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旗舰物种与伞护物种,也是中国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一直以来,云南滇金丝猴保护显成效,种群数量从1996年的大约13群1000-1500只,2016年调查的18个种群3000只,增加到现在的23个种群3845只。
在《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首发式研讨会上,来自保护区一线人士,科学界、人类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世界遗产专家,就本书出版引发的对“万物互联——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深度思考延伸。(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