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政兜底保障职能 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发挥民政兜底保障职能 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25 08: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供图)

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供图)

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供图)

12月24日,记者从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五华区民政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五华区认真履行对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特困人员、临时生活困难人员等群体的救助,确保区内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的职能作用,切实增强全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期间,为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和基本照料服务,保障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区民政局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发挥民政兜底保障职能,及时将全区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404人纳入低保范围,并建立绿色救助通道,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疫情之下,低保对象、独居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残疾人、无人抚养的事实孤儿等困难人群因经济条件、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弱势,基本生活和应急需求面临更大困难。为此,区民政局局通过精简一切能够精简的审批流程,尽可能让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及时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期间,共开展临时生活救助358人次。

同时,五华区民政局严格执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及时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核查,充分利用省、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对新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财产、收入等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实现新增低保100%入户核查。并定期对在享低保对象的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等进行抽检,截至目前,共计开展核对1511人次,出具核对报告1467份,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截至目前,五华区在享低保对象共4647户5761人,累计救助低保对象69800人次,发放低保金4336.32万元。全年新增低保对象303户404人,取消低保462户622人次。

过程中,坚持重公平、求实效,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区民政局开展“五华区财政供养人员及其配偶和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违规领取低保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国家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反馈的五华区8名财政供养人员或财政供养人员配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享受低保工作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整改完成率100%,共计追回低保金2.8万元。

一直以来,五华区民政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精准做好特困人员认定和集中供养工作,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实现应养尽养。据悉,五华区现有特困人员255人(其中,分散供养189人,集中供养66人),供养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832元。全年共发放和支付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179.68万元。对于临时生活困难的人员,五华区民政局着力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实现“应救尽救”,截至目前,临时生活救助共计358人次,发放救助金75.8万元,发放春节、中秋、国庆节日一次性临时补助金97.835万元。

此外,五华区民政局还下放审批权限,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着力提高临时救助质效。将街道办事处审批权限从500元以下(含500元)调增为3000元以下(含3000元)。同时,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每个街道划拨备用金5万元用于开展临时救助,使困难群体救助更加及时、高效、便捷。

下一步,五华区民政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相关政策,制定配套工作措施,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加快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不断编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