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云南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十三五”期间 云南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1-28 21: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7日,记者从云南省“ 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题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云南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期间,云南兑现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促进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过程中,云南把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持续加快整体脱贫、全面小康进程。2015-2019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实施三轮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

据了解,截至目前,云南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8个民族自治州中有7个州35个县通高速公路、58个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已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邮,民族地区一批大中型水库陆续建成,水质合格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行政村实现4G网络、宽带全覆盖,无电人口通电问题全部解决。

在优化产业强支撑过程中,云南推动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等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向民族地区布局,加快推进文山、鹤庆绿色铝材园区,丽江、楚雄绿色硅材项目及楚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民族地区以云茶、云果、云蔬等为代表的“云系”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迈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云南持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2015年起,实施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起,又率先在沿边地区打造30个边境小康示范村,每个村投入1000万元。“十四五”期间,计划把沿边37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质量发展小康村。截至2019年末,沿边乡镇的878个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档升级,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817元,年均增长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边境各民族“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更加增强,守土固边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明显增强。

此外,为增强各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三五”期间,云南让各族群众拥有更好的教育,拥有稳定就业,拥有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拥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以及拥有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

“十三五”期间,云南民族地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全部达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稳步推进。并实施培训就业工程,对民族地区贫困群众100%给予技能培训,100%提供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调整提高各类培训补贴标准。2019年,全省全年新增转移就业125.11万人,其中,“直过民族”地区12.86万人。同时,加大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力度,全面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四重保障”。截至2020年5月底,全省民族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453.39万人次享受医保待遇,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已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