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云南省有关部门与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优势对接,推动云南肉牛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提质增效,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
8月20日,记者深入瑞丽市鹏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屠宰牛肉,对牛肉进行分割与精加工。
(8月20日,瑞丽市鹏和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屠宰牛肉,对牛肉进行分割与精加工 张威 摄)
近年来,由于国内对牛羊肉的需求大幅攀升,国内牛肉价格与周边国家差距巨大,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缅甸、老挝等国家非法入境云南省的肉牛数量也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向国家农业部、海关总署、商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提出规范化运作跨境肉牛疫病区域化管理的试点申请。
2017年5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进口屠宰用肉牛应来自境外指定区域,经过严格检疫程序进入境内试点区域屠宰加工后供应国内市场,明确德宏州瑞丽市、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和勐腊县为首批试点区域。以此为契机,在同年7月,大康农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竞标成为云南省农业厅确定的边境肉牛产业发展企业,在德宏州瑞丽市开展“中缅跨境肉牛项目”。中缅跨境肉牛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防控境外肉牛的非法入境,疏通肉牛进口贸易渠道,推动中缅边境地区肉牛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同时,通过肉牛产业链的延伸开发,提高产业附加值,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税收,带动当地就业。
2017年8月,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湖南大康国际农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城投集团共同出资创办瑞丽市鹏和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一家以进口肉牛屠宰为基础,集肉牛交易、饲料加工销售、肉牛养殖、牛肉食品研发销售、精细化加工、生物制药、冷冻储存、仓储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业公司。
记者深入探访的瑞丽鹏和屠宰加工厂的主生产区平面布局由中美两国专家联合设计,密闭、恒温的加工环境符合美国FDA食品卫生标准及欧盟卫生标准,是集屠宰工艺、冷藏排酸工艺、现代化分割为一体的国际标准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基地。境内屠宰加工厂总建筑面积达35257平方米,包括屠宰车间、排酸车间、分割车间、冷库等附属设施,设计年屠宰能力达50万头肉牛。其生产线选取德国、美国、荷兰、西班牙等国设备精华,工艺科学、流程合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双线并行肉牛屠宰加工厂。
据瑞丽鹏和负责人介绍,缅甸的肉牛资源是尚未挖掘的宝藏,存栏近2000万头,且缅甸肉牛采购成本较低。在饲料资源方面,由于缅甸地处热带季风气候,用于肉牛养殖的饲料资源丰富,当地的甘蔗梢、玉米秸秆价格极为低廉,可以直接加工成青储饲料等粗饲料。同时,通过在当地建设饲料加工厂,将当地收购的玉米直接蒸汽压片制成精饲料,通过青储饲料和精饲料的科学配比,使境外饲养育肥的日饲料成本大大低于国内,境外育肥可以获取很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受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的影响,国内牛肉市场保持稳定的增长,2011年到2019年国内牛肉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3.83%,而且近年来增速明显加快。
大康农业通过瑞丽市肉牛产业基地建立进口隔离检疫场与总计50万头屠宰能力的规模屠宰厂,牛肉熟食加工厂,以及皮革及内脏处理等工程项目等相关经营配套设施;在缅甸建设活牛收购蓄养育肥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缅甸丰富的农业资源(土地、农作物、劳动力等)将肉牛的原生态养殖最大化,推进缅甸农业发展的同时将屡禁不止的走私活牛合法化,同时通过蓄养育肥有效地控制了检疫环节,杜绝了疫病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国内消费需求,还可以借此逐步打造出国内首个集蓄养-隔离-育肥-屠宰-加工一条龙的完善规范的整套产业链,形成从饲料培植、育肥屠宰到精细加工的全链条监控,成为调控和引导国内牛肉生产消费市场良性发展的“蓄水池”。此举加快了国内牛肉供应产业链调整,为国民食品供应加杠质量和安全双保险。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在缅甸做好产业布局,深耕活牛产业发展。康瑞公司作为中缅跨境肉牛项目在缅甸的落地执行单位,于去年6月获得缅甸关于肉牛项目投资申请的正式MIC许可,成为目前缅甸唯一一家在缅经营肉牛养殖销售的外资企业。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