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云南红河州深化“五边”工作思路

019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红河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州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深化凝心铸边、文化润边、产业兴边、融合稳边、法治固边的“五边”工作思路,引领各族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云南红河州深化“五边”工作思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4 20: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4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红河专场举行。中共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在发布会上指出,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红河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州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深化凝心铸边、文化润边、产业兴边、融合稳边、法治固边的“五边”工作思路,引领各族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一是深化“凝心铸边”,党对民族工作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我们始终将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深入推进“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三话六学”等实践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推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红河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二是深化“文化润边”,共有精神家园基础更加坚实牢固。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固本强基、浸润精神,传承弘扬20世纪50年代红河各族儿女《团结爱国公约》的优良传统,各族群众自发签订《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我们深入发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与时代价值,赋予各民族文化以“五个共同”的历史意义和“四个与共”的时代生命力,培育“长街宴”等民族节庆文化IP,推出《流芳》《阿者科》等民族文艺精品,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成为强大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是深化“产业兴边”,共同富裕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我们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带领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高质量发展上来,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六项行动”,抓实路衍经济、流域经济、低空经济、旅居经济“四个经济”,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成“形”起“势”,农业全产业链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文旅康养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我们常态化抓好动态监测帮扶,推广蒙自蓝莓“622”利益分配机制等一批联农带农模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580元增长至今年的近2万元。我们高标准建设河口沿边产业园区,率先在省内开展边民互市贸易“多地备案、多区交易”改革试点,持续做大边贸规模,把更多收益留给边民,边疆地区各族群众在发展中共同奋斗、共享成果,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四是深化“融合稳边”,互嵌共融的局面更加和谐稳固。我们坚持“融”的导向全面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深化拓展“7+N进”,深入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在全省率先设立“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金”,打造金平伉偭小镇、蒙自青云社区等一批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式发展典型,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为各民族群众创造共居共事、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我们积极搭建中越红河流域“7+8”合作机制,圆满承办全省首届体育促“三交”现场推进会,“旅居红河”成为促进“三交”重要引擎,城乡互嵌、区域交融、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五是深化“法治固边”,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我们坚持以法治之力筑牢边疆安全屏障,先后制定修订40余件单行条例,在30个民族自治州中首家出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条例》,出台全省首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地方性法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条例》,全面推行“十户一格、五网一体、三级联调”的基层治理“1053”红河模式,有效推进民族事务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组织动员边疆各族群众全覆盖建设49个边境幸福村,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局面持续巩固加强,各族群众凝聚一心跟党走、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更加坚定。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李映青)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