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宣讲”让党的好声音在边境村寨传递

一张张小板凳串联起警民同心的纽带,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火种播撒在边疆大地,凝聚起固边兴边的强大合力,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成为生动实践。

“板凳宣讲”让党的好声音在边境村寨传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4 11: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全会说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咱们的咖啡合作社以后会有更多政策支持,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秋日的滇西边疆,云南龙陵木城彝族傈僳族乡乌木寨村的院坝里,几张小板凳围起临时课堂,木城边境派出所民警霍志浩用方言唠着家常,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得明明白白。​

木城边境派出所辖区与缅甸接壤,52个村小组散布在群山之间,少数民族群众占比42.72%。为让全会精神真正走进边疆村寨,派出所延续“板凳会议”的优良传统,将宣讲台搬到田间地头、村民院坝,用“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双语宣讲,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

“全会提出要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咱们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国家大门!”在鱼塘垭口村头凉亭,民警杨文华结合边境管控实例,向围坐的村民讲解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深刻内涵。他手里的宣讲手册画满漫画,“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等关键词旁配着百香果培育、咖啡经营的实景图片。“以前觉得政策离我们远,现在民警用身边事一讲,全明白了!”刚加入义警队的傈僳族村民余大叔频频点头。​

宣讲现场更像 “民生议事会”。村民李阿姨提出:“能不能多教我们防诈骗知识?” 民警当即拿出案例手册,用 “送鸡蛋换信任”的真实骗局警示大家,同步演示“国家反诈中心 APP”安装流程。针对村民关心的养老、医疗等问题,民警对照全会“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的部署,逐一解读医保异地结算、养老服务升级等惠民政策,现场收集12条民生诉求并建立台账。​

自全会闭幕以来,木城边境派出所已开展“板凳宣讲”28场,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在木城民族文化广场,民警联合村干部、老党员组成宣讲队,用“汉语讲一遍、民族语译一遍、重点事议一遍”的模式,让全会精神浸润人心。如今,村寨里学政策、谈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村民主动参与边境联防、矛盾调解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夕阳西下,边境线上的界碑熠熠生辉。一张张小板凳串联起警民同心的纽带,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火种播撒在边疆大地,凝聚起固边兴边的强大合力,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成为生动实践。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