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昆明发挥“边境口岸”与“数据口岸”优势

“十四五”以来,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抢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机遇,依托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边境口岸”与“数据口岸”的优势,多措并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当好辐射中心建设排头兵和主力军。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昆明发挥“边境口岸”与“数据口岸”优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1 14: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十四五”以来,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抢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机遇,依托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边境口岸”与“数据口岸”的优势,多措并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当好辐射中心建设排头兵和主力军。

做强“口岸经济”,打造对外开放新引擎。磨憨位于中老铁路、昆曼公路的关键节点,是我国陆路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口岸枢纽,也是面向中南半岛的重要开放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2022年4月托管磨憨以来,把磨憨开发建设作为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破题之举,创新推进央地合作和沪滇协作,累计投资超140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18.2%,磨憨的人口也从托管之初的2万人增加到4万人、实现翻番,近百家企业和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合作区中方区域规划范围从原来的4.83平方公里调整为7.83平方公里,解决了制约合作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中老双方正式签署了中老铁路“一地两检”政府间协议,标志着中老铁路通关便利化迈出重要一步。

随着口岸通关效率和辐射能级显著提升,磨憨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从2020年的446.86万吨增长到2024年的928.31万吨、增长107.7%,进出口货值从2020年的185.6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31.26亿元、增长186.1%,磨憨已成为昆明招商引资的“金名片”和对外贸易的“新高地”。

做优“黄金线路”,畅通国际陆海大通道。依托中老铁路,以昆明和磨憨为重要节点,推动“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拓展开行了“澜湄快线+”系列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昆明陆港号”多式联运国际货运列车、“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经中老泰铁路多式联运可抵达印度洋港口拉廊港。中老铁路通车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700万吨,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10多种增至3000多种,其中就包括“水果之王”榴莲。目前,磨憨口岸是全国榴莲进口量最大的陆路口岸,全国人民能够实现“榴莲自由”,磨憨口岸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活“数字经济”,培育数字产业新优势。近年来,昆明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高效运转,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有一大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如华为、腾讯、抖音、滴滴、京东方、百度、统信等纷纷落地昆明,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占全省比重近一半。当前,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已经实现贯通互联,其低时延、覆盖面广、稳定性高的优势,为昆明发展数字经济特别是跨境数字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昆明正积极利用好这些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算力服务、国际数据服务、跨境电竞、跨境电商等产业,延伸布局跨境数字金融、跨境智慧物流、跨境数字文创等产业,加快把昆明打造成为跨境数字产业高地。

推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不仅能够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也是昆明加快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大优势。下一步,昆明将用足用好这些优势,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充分发挥开放平台作用,更好推动辐射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