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中国—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论坛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及南亚、东南亚多国的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40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见证联盟成立并探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方向。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正式宣布成立。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及秘书处组成人员。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在致辞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促进区域产业协作、青年就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纽带。联盟的成立顺应RCEP时代区域合作趋势,将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标准互认和人才共育,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教育、科技、产业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协作。她强调,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规模全球领先、体系完善,正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希望以联盟为桥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区域职教合作格局。
云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克清在致辞中表示,联盟的成立是云南大学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和RCEP倡议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依托教育学院与云南省职业教育研究院,积极推进联盟实体化、制度化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创新高地。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云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克清、云南省教育厅相关处室领导共同为理事长单位和会员单位颁发牌匾。
云南大学校长马文会教授在大会上作题为《中国—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的使命与任务》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联盟的成立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是云南大学服务RCEP区域合作、深化教育开放的关键行动。
马文会教授提出联盟发展的“三新”目标——构建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新机制、搭建中国职业教育出海新平台、打造云南文教辐射新品牌;聚焦“三圈”布局——以云南为核心圈、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为合作圈、以RCEP国家为开放圈,形成从地方到国际的教育合作网络。同时,他宣布联盟将实施“一启动、一培养、一交流”三项重点行动:即启动联盟实体化建设,强化秘书处与理事会运行机制;培养复合型国际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研究与培训高地;推动多层次学术与青年交流,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品牌活动体系。
作为联盟成立后的首场学术活动,首届中国—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论坛当日下午举行。论坛由云南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木永跃主持,邀请8位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面向RCEP时代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主题作报告。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黄辉副主任作了《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实践与展望》报告;云南大学校长马文会作了《中国—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的使命与任务》报告;云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段丽波教授作了《从倡议到行动:构建中国—南亚东南亚职业教育合作新生态》的报告。
段丽波教授指出,RCEP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带来重大机遇,应以“资源共享、标准协同、产教融合、能力建设”四大支柱为核心,打造联盟创新生态体系;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标准共建、师资培育和产业对接等“六个维度”推进务实合作,构建开放、可持续、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共同体。
来自泰国、孟加拉国、缅甸、越南等国的高校和教育机构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探讨了合作办学、课程互认、师资共培等务实路径。
本次大会成果丰硕,章程顺利通过、理事会与秘书处正式成立,联盟组织体系全面确立。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职业教育合作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的新阶段。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