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西双版纳关累港口岸,一批国产重卡牵引车在海关查验区整齐排列,昆明海关所属西双版纳海关驻关累办事处口岸监管科科长肖文华和同事穿行在车辆之间,运用移动查验单兵设备仔细核对出口信息,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查验、放行。这批国产重卡从关累港装船起航后,将流经澜沧江—湄公河一路南下直达缅甸万崩码头。
“凭借面向南亚东南亚、一江连六国的地理区位,以及水路运输载重大、运程更短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重型农机等国产机械设备选择从关累港口岸出口。今年以来,机械设备出口量、值都占到了关累港口岸出口的一半。”肖文华说。
“十年前到关累港工作时,这里还被叫作关累码头,是景洪港口岸下辖的三个码头之一。这边都是高山峡谷,流急浪大弯多,水面下还有险滩,那时这段航道吃水还不够深,300吨级以上的货船较难靠泊,大型机械设备的运力有限。”肖文华回忆道,“当时江上常见的是家庭运营式的小货船,码头只有4个散货泊位,搬卸货物基本是靠人工接力,一船货从进港到放行一般要3到5天。当时从关累镇到景洪市还没通高速路,山高路远,境内段的交通也不太理想。”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以及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深入推进,这座边陲小镇迎来发展契机。2020年6月24日,国务院批准关累港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从此,关累码头升格为关累港口岸。
西双版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关累港口岸外贸值年均增速达43%。2024年12月10日,关累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迈上了提质扩能的新台阶,边陲水港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通过智慧海关建设,现在监管越来越科学严密,通关也越来越便捷。现在出口最快10分钟可以通关,进口的比如这批水果,在有查验要求的情况下24小时内即可通关,没有查验要求时,最快20分钟就可以通关了,整体的通关效率比以前大幅提升。”肖文华感慨道,“更加欣喜的是,今年口岸还迎来了正式对外开放后的第一批出入境旅客!”
2025年1月13日,关累港口岸国际客运正式通关运行,“黄金水道”再添新活力。“新业务对我们来说又是一项机遇与挑战。我们科学划分旅检现场监管区域,优化旅客通关流程,调整人力资源配置,配备了智慧卫检闸机、多语言旅客自助申报机等智慧监管设备,还准备了特殊旅客休息室和应急保障物资,让旅客们通关安全、快速又舒心。”肖文华说。
西双版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关累港口岸进出口货物18万余吨,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进出境人员已达2.67万人次。2021年1月至2025年9月,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货物达55.1万吨,货值超55亿元,货物品类从1800种增至2100余种,对内辐射国内31个省(区、市),对外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等7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关累港口岸已成为我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航运枢纽,并与昆曼公路、中老铁路互为补充、高效衔接。
“现在到口岸的高速也修通了,进出境货物整体的物流更快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持续降低。近期,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航运也顺利启航,听说沿江风景很美,欢迎大家来关累体验水上跨境游,一路感受中国西双版纳,泰国清莱、清迈,老挝琅勃拉邦的沿途风情!”肖文华开心地说。
在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黄金水道”即将开启新的航程,见证口岸强、边民富、边疆美的新一轮蝶变。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 李夕妹、徐科、金茸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