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河淌水·大理弥渡民歌节启幕

2025年小河淌水·大理弥渡民歌节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0 19: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3日晚,“小河淌水·幸福弥渡”主题民歌演唱会在大理州弥渡县花灯广场盛大开唱,正式拉开2025年小河淌水·大理弥渡民歌节民歌传承演出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序幕 。国内外歌手、非遗文化传承人齐聚弥渡,以悠扬民歌为纽带,串联起文化底蕴与时代新风,为现场观众和网友奉上一场浸润心灵的高品质视听盛宴。

作为“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此次以“和谐、传承、幸福、开放”为脉络,将演唱会分为四大篇章,借丰富多彩的节目编排,全方位展现“民歌之乡”的独特魅力。伴随热烈掌声,演唱会正式启幕,主持人以诗意语言缓缓道来:“今夜,我们跨越山海,循着清澈歌声,再一次相聚在《小河淌水》的故乡——心驰神往的弥渡!”寥寥数语,便将观众带入这片“民歌的海洋,情歌的故乡”。

“和谐弥渡”篇章率先登场,23位来自弥渡县弥城三小的孩子们伴随着音乐,在台上展示云南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也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良好精神风貌。风花雪月组合、苍山之子组合联袂演唱《弥渡》,用歌声勾勒出弥渡的灵动气韵;著名音乐人丁于带来的《相亲相爱》,以明快节奏传递出弥渡人民的热情好客;曾小燕演唱的《龙船调》,则让观众仿佛置身云南多彩民族风情画卷,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传承弥渡”篇章聚焦弥渡民歌的深厚底蕴,让经典旋律焕发新彩。歌曲《密祉风光》以歌声为笔,描绘密祉的秀美山水与人文景观;何纾的《绣荷包》、弥渡县花灯剧团的《绣手巾》,用细腻唱腔还原弥渡人民以歌传情、以曲承脉的生活场景;高峰、陈澄、徐彤博、刘国正演绎的《弥渡山歌》,周丽珍的《彝族小调》,中央音乐学院陶冶的《风也唱情歌》,一曲曲动人的歌谣接连唱响,台下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幸福弥渡”篇章将目光投向新时代,用歌声诉说弥渡人民的幸福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花灯剧院院长黄绍成专为弥渡创作的《幸福弥渡》,以深情旋律与真挚歌词,唱出对弥渡的热爱与祝福,“幸福”二字在歌声中愈发真切,赢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成为整场演唱会的暖心亮点。高淑琴演唱的《月亮出来》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人们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开放弥渡”篇章展现弥渡拥抱世界的自信姿态,让民歌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北京大学英国女中音歌唱家菲比演唱的《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用悠扬女声传递异国民歌的浪漫;大理大学泰国留学生组合演绎的《伊桑女孩等待爱情》,充满异域风情,让观众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民歌的共通魅力;最后,张泽艳登台唱响《小河淌水》,清澈空灵的歌声如月光下的溪水静静流淌,将思念与深情融入每一个音符,现场观众无不沉醉在这经典旋律之中。

当晚,演唱会在全体演职人员和观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深情嘹亮的合唱响彻夜空,既为这场文化盛宴画上圆满句号,也表达了对伟大祖国76华诞的诚挚祝福。

弥渡作为闻名全国的“民歌之乡”,文化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仅在册民歌就近400首,《弥渡山歌》《十大姐》《绣荷包》等经典曲目传唱大江南北、经久不衰 。2011年,以《小河淌水》为代表的弥渡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5月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弥渡民歌保护传承的决定》正式施行,标志着弥渡民歌保护传承步入法治化轨道 。

据悉,此次民歌演唱会由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北京大学、亚洲爱乐乐团、大理情歌会组委会、云南省花灯剧院指导,弥渡县委、弥渡县人民政府主办,弥渡县委宣传部、弥渡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云南嘉福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合作单位 。民歌节期间,弥渡县还将同步举办2025春沐源大理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海选赛云南——弥渡站暨2025年大理首届王者荣耀全民电竞大赛等活动,活动将持续到9月21日 。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