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抗战史讲座聚焦滇越铁路 揭秘其抗战关键作用

云南抗战史讲座聚焦滇越铁路 揭秘其抗战关键作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4 14: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3日,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与红河州社科院在昆明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专题学术讲座”,聚焦云南在抗战中的独特贡献,其中滇越铁路的关键作用成为核心议题。

长期以来,云南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与重大牺牲,尚未得到广泛认知。为此,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近现代历史研究知名学者吴宝璋深耕云南抗战史研究数十年。他通过赴海内外实地考察、专访亲历者及其后人、查阅海量历史档案等,撰写完成20万字的《云南抗日战争史》专著,书中诸多观点被相关部门与学术机构广泛采用。

抗战时期的云南,因特殊地理位置扮演着复杂而关键的角色:既是后方物资储备与人员休整的重要区域,又是连接国内外战略物资运输的枢纽,更是直面日军侵略的最前线,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本次讲座以“抗战中的云南”为主题,以滇越铁路为主线展开。抗战期间,滇越铁路是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通道,堪称“抗战大动脉”“生命大通道”。它肩负着运输抗战物资的重任,从国外的武器弹药、医疗物资到国内的粮食、日用品等,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为浴血奋战的军民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这条铁路承载的不仅是物资,更是一个民族在至暗时刻的生存希望与抗争力量,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钢铁屏障”。

抗战局势危急时,为阻止滇越铁路落入日军之手,滇南军民毅然拆除部分路段。这种为国家利益牺牲局部的精神,成为滇越铁路不朽传奇的生动注脚,彰显了云南人民抗战的坚定决心与无私奉献。

讲座还分享了抗战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吴宝璋等学者首次提出“云南在抗日战争中是‘大后方、结合部和最前线’”的科学论断,从战略高度精准概括了云南的独特地位与作用,为深入研究云南抗战史提供了全新视角与理论支撑;同时,首次明确并论证“滇南抗战和滇越铁路”的重要贡献,填补了抗战史学研究的空白,让世人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云南抗战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滇越铁路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时3个多小时的讲座,让与会者受益匪浅。大家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云南、滇南及滇越铁路在抗战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深刻理解了云南人民的全面贡献。滇南抗战与滇越铁路的历史虽曾被“胜利的荣光”暂时遮蔽,却是云南人民抗战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

与会者一致认为,保护利用好滇越铁路,既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这条百年铁路将继续发挥文化纽带与开放通道的作用,助力拥有两条直通国外铁路的云南在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宽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由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福永主持,红河州社科院院长、社科联主席吴华昊,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会员,以及滇越铁路爱好者、研究者等50余人参与。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聂荣飞 李继)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