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草药也能赶上新风口”“精深加工是土特产增值的命门”“依托高海拔优势,深耕‘小而精’的精品路线,以差异化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在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临沧)专题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主题,给临沧开出了一个个“特色资源”升级为富民产业的金点子。
临沧独特的光、热、水、土等资源禀赋孕育出得天独厚的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得益于近几年来,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在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新质生产力加速赋能特色资源转化,建成2200万亩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09万亩茶园(全国最大产茶市)、263万亩澳洲坚果(全国第一)、123万亩甘蔗(全省第一)、23.4万亩咖啡、800万亩核桃……成为高原特色农产品“富矿区”。
如何从“种得好”变为“卖得好”?让“土特产”被更多人认可?临沧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一直在不懈努力。
临沧秋珀庄园有限公司的咖啡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
云县幸福镇葆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释迦果礼盒装产品直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标准货品经昆明中转销往全国;
凤庆小窝托茶叶有限公司的红茶经南博会远销巴基斯坦;
云县茂兰镇马泗村的姬松茸通过订单销往广州、上海、福建等城市,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永德县永康镇端德村的石榴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上海等全国一线城市,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
临沧市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的鲜食玉米产品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法国……
临沧的蔗糖、茶叶、咖啡、坚果等特色农产品曾经因品质不高,物流、交通不便等原因,只能成为本地人餐桌上的普通消费品,“土特产”之名恰如其实。如今,曾经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走国内、闯海外,变成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有加的名品——这是临沧高原特色农业产品最华丽的转身。
双江忙孝水稻马铃薯合作社的逆袭
“种薯退化快,病害多,产量不稳;成本高、效率低;市场波动大,好薯难卖好价。”忙孝水稻马铃薯合作社理事长俸光兵坦言,过去合作社发展面临诸多困扰,增收乏力。
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合作社成功引进优质高产品种,改进种植方式,产量高了,成本降了。同时还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大型商超,打造的“南勐河”大米、“忙孝无公害马铃薯”品牌,主销北京、上海、安徽、武汉、西安等城市。2024年,该合作社共销售农产品13000多吨,销售额3500余万元,带动273户脱贫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以前愁卖,现在客商主动上门,价格还比普通薯高出不少。”俸光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凤庆古树核桃走进千家万户
临沧凤庆核桃种植面积达172.14万亩,依托“核千岁”商标授权,凤庆县推动核桃产业向精深加工、品牌化转型。庆丰公司古树核乳系列已上市,顺宁坚果推出脱衣桃仁创新产品,紫江食品研制出“紫江古树核桃油”。通过与良品铺子、六个核桃等知名企业合作,核桃饮料、休闲食品、核桃油品销售额年均增长显著。 随着核桃散货交易暨智能化分拣中心建设项目的推进,凤庆县核桃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产品远销河北、上海、广东等15个省(区)及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家。
临沧坚果万千风味跨山越海
时下,临翔区平村乡永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李光元正在自家坚果地除草、防治鼠害,为白露时节的全面采收打好基础。
“科学管护后,坚果产量连年大幅增长,今年预计产量还要有大提升”合作社的李光元难掩一脸的高兴。
在临沧,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镇康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家家坚果加工厂随着招商引资步伐加快落地,坚果糖、坚果酥、坚果酱、坚果咖啡、坚果巧克力、坚果红茶等坚果系列产品走入大众视野,各种花样的坚果CP,让一颗平常的种子,创造出万千风味。与此同时,京东农场数字管理系统、“一树一码”区块链溯源技术全面上线,助力临沧坚果进入全国26家大型商超,并远销东南亚、欧洲市场。
临沧咪多啰食品山货进城出海
临沧市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健全“四个联带”机制,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佤乡源腌腊肉加工技术转化”项目,成功研发低温腌制、无菌包装技术,将产品保质期从30天大幅延长至180天。目前,公司生产的腊肉、火腿、香肠、鲜食玉米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鲜食玉米等部分特色产品还出口到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今年,公司签订的出口订单达3000万元以上。
永德县永康镇端德村打造“永康石榴”招牌
永德永康镇精准破解石榴鲜果保鲜难题,建成标准化冷库设施,有效延长储藏期,一筐筐带着晨露的鲜果正整装待发,即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上海等全国一线城市,更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产业规模化发展、品牌化运营走上快车道。
品质上乘的坚果核桃、鲜甜可口的蔬果、道地的中药材……临沧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被认可。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临沧专题活动中,专家学者为高原农业实现从“种得好”变为“卖得好”解锁的一把把“创新钥匙”,将更有效带动临沧“高原优品”出圈,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
随着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的加速推进、大临铁路通车、临清高速建成和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这些绿色生态、量大质优的农产品,将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便捷,“链”上全球,香飘四海。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彭 萍 周正华 杨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