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访华:以歌声为桥 促中德人文交融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访华:以歌声为桥 促中德人文交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9: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来自德国的伯乐中文合唱团80名师生跨越万里赴华,参与由语合中心主办、云南大学承办的“汉语桥”唱歌学中文夏令营活动。这场以歌为媒的文化之旅,不仅让德国青少年深度感受中国魅力,更成为中德人文交流的生动注脚。

缘起外交,歌声传递友谊火种

伯乐中文合唱团的前身是德国伯乐中学中文合唱团,2014年3月,该校遵照彭丽媛教授访问时关于提升汉语发音的建议成立合唱团。多年来,合唱团多次参与中德重要外交活动,获两国领导人高度肯定。2025年4月,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还转达了彭丽媛教授对合唱团的口信,这份嘱托更坚定了团员们以歌传情的初心。

合唱团此次访华既是文化交流之约,也是对深化中德友谊的践行。据介绍,合唱团还计划于10月4日在埃森音乐厅举办中欧建交50周年青少年合唱音乐会暨访华汇报演出,持续推动中欧人文互动。

云南体验:在多元文化中种下中国情结

在云南14天的夏令营中,德国青少年以“唱歌学中文”为纽带,开启了沉浸式文化体验。他们品尝过桥米线等云南特色美食,在楚雄与“云南村超”球队踢友谊赛,赛场边的中文加油歌声拉近了彼此距离;探访北京、云南等地文化遗迹时,团员们多次唱响中文歌曲,让友谊之声回荡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最令人难忘的是与彝族火把节的邂逅。暮色中的彝山,师生们换上明艳的彝绣服饰,见证毕摩吟唱古老祭词点燃圣火。千人手拉手围着火圈同唱《七月火把节》,柴火噼啪声与歌声交织,无人机光影与地面“彝迪”舞步相映,两种文化在火焰中碰撞出共舞的节拍,遥远的距离悄然消融。

“孩子们对中国文化有了全新认识,离别时都恋恋不舍。”云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段丽波表示,德国师生不仅向中方师生赠送了从德国带来的礼物,还热情邀请大家访德,“他们说要把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家人朋友,更期待未来带着家人再来,用中文歌声继续架起友谊之桥。”

从课堂到赛场,从美食到节庆,伯乐中文合唱团的访华之旅,让“以歌学语、以语通心”的理念落地生根,也为中德人文交流续写了温暖篇章。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