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为感恩和铭记为佤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作出突出贡献的非佤族籍人士,激励更多人投身民族文化事业,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文化研究会为10位非佤族籍人士颁发建县60周年以来文化传承突出贡献证书。
(佤族织锦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宪兰手捧荣誉证书 )
此次获提名的10位人士来自汉族、白族、彝族、拉祜族等多个民族,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领域为佤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倾注心血。语言学家王敬骝晚年编撰的《佤汉大词典》和《汉佤大词典》,成为佤族研究的“百科全书”,其对佤族文字的创建与推广居功至伟;音乐人杨伟、杨正仁以音符为媒,创作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等经典作品,不仅丰富了佤族文化生活,更成为外界了解佤族的文化名片;舞蹈家高立旗、文艺工作者钟成学分别以《木鼓舞》编排和《佤山》刊物创办等实绩,推动佤族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
此外,城市建设者古云川通过民族特色风貌改造工程,为边疆城镇注入佤族文化基因;非遗传承人李宪兰深耕佤族织锦技艺,成立非遗工坊带动就业,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钟默、鲁斌、李扎俄等也在建筑创新、节庆策划、文化抢救等领域各展所长,为佤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活态传承提供多元路径。
得知自己获奖之后,佤族织锦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宪兰表示,这份特殊的荣誉,不仅是对自己以及十位文化使者个人贡献的肯定,更是西盟县践行民族团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注脚,彰显了佤族人民感恩奋进、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佤族织锦要想走出大山,必须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开发出各种新产品,同时对接各种渠道,开展各种跨界合作等。下一步,我将继续把佤族织锦技艺教给更多的妇女以及残疾人,帮助他们实现在家就业”,李宪兰说。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